哲學與文化月刊

  • 615期 面對當代:以郎尼根哲學為線索專題

    1 導言:面對當代:以郎尼根哲學為線索專題 柏殿宏、陳文祥
    3 對雷利斯基特所著《為何是十字架?——神聖友情與正義力量》之論析 柏殿宏
    25 以郎尼根「洞察」思想批判人工智慧系統中的「理解」 歐思鼎
    45 《神學方法》前四章之相關性 魏嘉華
    61 常識的意蘊:以郎尼根的觀點為線索 陳文祥
    專題書評
    79 書評:約瑟夫.馬祖爾,《解剖時間》 談良辰
    一般論著
    85 童能靈體用觀的兩種形態及其思想意義 方遙
    101 生態意識、靈性實踐與永續發展:以臺灣佛教農民為例研究 [...]

  • 614期 中國佛教觀念與社會專題

    1 導言:中國佛教觀念與社會專題
    3 陳、隋、初唐三朝義學與寺院生活——《續高僧傳.崇義寺釋慧頵傳》中的記憶書寫 劉苑如
    21 中古佛教「物」論新詮——「一物三觀」中的「物」與「悟」 紀志昌
    37 僧尼數、寺院數視野下的中古佛教盛衰 聖凱
    53 于闐質子智儼∕嚴考論 陳金華
    79 近代中國留學僧南下的梵巴學因緣 范文麗
    專題書評
    95 書評:紀志昌,《南朝清談:論辯文化與三教交涉在南朝的發展》 謝獻誼
    101 書評:聶順新,《唐代佛教官寺制度研究》 [...]

  • 613期 詮釋與修復——Johann Michel的哲學人類學專題

    1 導言:詮釋與修復——Johann Michel的哲學人類學 黃筱慧
    3 《詮釋中的人》與《修復中的人》——比較哲學人類學 Johann MICHEL
    27 Johann Michel社會詮釋學中的詮釋倫理學與政治學——批判、詮釋不公與社會變化 Gonçalo MARCELO
    47 探究Johann Michel之記憶、歷史詮釋、可修復與不可修復概念之間的關聯 陳學毅
    67 論透過詮釋的修復——Johann Michel的哲學人類學 黃筱慧
    一般論著
    81 自願還是不自願?——亞里斯多德「混合行動」的疑難及其啟示 胡學源
    95 信仰與知識:Kant、Hegel與Habermas的宗教觀點 [...]

  • 612期 先秦儒家的自我意識:身體觀和心靈模式專題

    1 導言:先秦儒家的自我意識:身體觀和心靈模式專題 王中江、郭梨華
    5 早期儒家的「自我」意識:「身心主從關係論」展開之脈絡 王中江
    21 曾子的身體觀與心靈模式 郭梨華
    39 從理念形態到現實形態:春秋戰國之際政治主體的自我意識——以清華簡《心是謂中》和《畏天用身》的發現為契機 曹峰
    61 「精神突破」語境中早期儒家「自我」的構型 陳贇
    77 先秦儒家對自我的認識與開展:從「為己之學」到「求其放心」與「人道之極」 劉振維
    95 「在我」與「在外」:先秦儒家思想中的兩種生活境域 葉樹勛
    專題書評
    113 [...]

  • 611期 靈性與自由專題

    1 導言:靈性與自由專題 黎建球、陳文祥
    3 聖多瑪斯論靈性發展 黎建球
    23 自然法的社會存有論向度:Thomas Aquinas自然法的當代視角 周明泉
    43 Servais Pinckaers論自由、幸福與倫理 符文玲
    59 《我要給你們牧者》及《羊群的牧人》勸諭中「主宰群羊」(Lording Over)與「牧人愛德」(Pastoral Charity)之意涵探究:以天主教社會訓導為中心 林湘義
    專題書評
    75 書評:Daniel Joseph Gordon, The Passion of Love in the Summa Theologiae [...]

《哲學與文化》榮獲國家「期刊長期傳播獎」綜合學門第二名

國家圖書館利用截至109年底的「臺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及「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等三大資料庫數據分析,呈現臺灣期刊、專書及學位論文等學術資源利用情形及近年受到關注的研究主題。並依據資源利用情形,發布期刊及大學得獎名單,藉此呈現臺灣學術資源能量風貌。《哲學與文化》榮獲「期刊長期傳播獎」綜合學門第二名殊榮。
「期刊長期傳播獎」為國家圖書館根據「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Taiwan Citation Index –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簡稱TCI -HSS)」,統計出臺灣出版之中文期刊近30年來被期刊、學位論文、專書、專書論文等四種類型文獻引用之總數,再依照綜合、文學、語言學、歷史學、哲學宗教研究、人類學、教育學、心理學、法律學、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傳播學、區域研究及地理、藝術學、管理學、體育學、圖書資訊學等十八類學門進行排名,最終篩選出十八類學門中被引用次數排行前五名之期刊,頒發「期刊長期傳播獎」,以呈現期刊自創刊迄今刊載之文獻被長期引用及具有持久傳播力之情形。
《哲學與文化》創刊於1961年,原名《現代學人》,發行人為牛若望主教。1964年改名為《現代學苑》,發行人為羅光主教。1974年,正式更名為《哲學與文化》。1994年及1995年,榮獲教育部評選為人文及社會科學類優良期刊。2009年,收錄於A&HCI(Art and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為國際人文與藝術期刊索引類最重要的資料庫。2017年,榮獲國家圖書館頒發「最具影響力人社期刊」綜合學門第二名。2019年,榮獲國家圖書館頒發「知識傳播獎」綜合學門第二名。2020年,榮獲國家圖書館頒發「期刊長期傳播獎」綜合學門第二名。
參考資料:https://www.ncl.edu.tw/information_236_12179.html

繼續閱讀 迴響已關閉
Loading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