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後語
黃信二
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移動性(Mobility)是跨界使用的概念,不論是在哲學、天文學、地質學、氣象學、生物學、化學、力學等學門中皆常使用;在希臘時期,柏拉圖即曾經提出「社會移動」(social mobility)觀念,期望確保社會階級的可流動性,以避免階級制造成社會的弊端。此移動性觀點在當代重視網路、物聯網與行動裝置等移動性科技(Mobility Technology)快速發展的時代,此觀念的影響正潛行而大規模發生,故亦需要哲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學者從人文的高度視野,針對移動範式(Mobility Paradigm)相關課題,對其影響逐漸聚焦,並進行哲學與文化的系統性探討。本期專號即在此背景下促成,嘗試對過去少有探討的移動性的主題,一方面以東方傳統的《周易》哲學為基礎,探討移動性人文學轉換的問題;另一方面,則以西方文化為背景,探討以移動性為基礎的移動性認知論與存在論,以及在帝國和殖民經驗世界中探討移動性的社會文化現象。
本期專號很榮幸邀請韓國建國大學校移動性研究院申寅燮教授,以及江原國立大學哲學系尹錫珉教授共同擔任主編,探討此一最新科技對吾人生活帶來的人文與社會影響的探討。專號第一篇論文是尹錫珉教授撰寫的〈從易學哲學的角度分析移動性社會及其倫理〉,本文以《周易》為題材,設定爻體(作為變易性的實體)屬移動主體,爻位(作為不易性的實體)則屬使得爻體上下往來的移動場所,透過此架構考察:資訊、思想與圖像的移動占據了人類的社會現象後,為什麼對爻體提出要求的反思和倫理實踐,會成為實現公民權力和義務平等的主體之動力。第二篇論文是金泰熹教授撰寫的Significance of Kinaesthesis for Mobility Humanities: A Phenomenological Contribution to the New Mobilities Paradigm(論動覺感知對移動性人文學的意義:現象學對新移動性範式的貢獻),本文透過「動覺感知」(Kinaesthesis)探討移動性人文學的線索;並通過現象學的方法論,證實生活世界中各種運動的經驗和現象的本質,進而構建出更為嚴密的移動存在論。第三篇論文是尤煌傑教授撰寫的〈西周民族遷徙在易經思想的啟發──以〈升〉卦為例〉,本文嘗試從西周歷史上的遷徙活動對照相關的卦爻辭,來理解易經思想如何把某歷史事件的特徵,普遍化成為一種脩德的規範。第四篇論文是李真亨教授撰寫的Textual Representation of Colonial Mobilities and the Politics of Emancipation—Centering on Namcheon Kim’s “Froth”(殖民地移動性的再現與解放政治學——以金南天的〈泡花〉為中心),本論文通過分析金南天的短篇小說〈泡花〉,在移動性科技的基礎上討論帝國主義的生物政治學如何運轉,並探討解放政治學的潛能,主張「不受支配」(the ungovernable)的契機如何揭露帝國主義的生物政治最終是不可能的。
一般論著部分本期刊出四篇,第一篇是劉愛民所撰〈論黑格爾宗教哲學「思辯進路」與「經驗進路」的鏡映關係〉,本文透過黑格爾「思辯進路」,展現神性理念的內容;又透過「經驗進路」,以自然界經驗為起點,逐步提昇到純粹總念,最後再對比內外在不同的「聖三一」之間的「鏡映」關係。第二篇是廖曉煒撰寫的〈心之性情與感通:唐君毅對孟子心性論的詮釋〉,本文闡述當代新儒家唐君毅先生在繼承宋明儒學相關討論的基礎上,如何將孟子的「四端之心」界定為「性情心」,又反思如何擴充「四端之心」,並以成德等問題提出合理的詮釋。第三篇是李廣宇撰寫的〈明末湛然圓澄禪師之法脈觀研究〉,本文分別就法脈傳承原則性的世系相承與宗眼相印兩個條件,以及圓澄對禪宗歷史中遙嗣等現象持默許的態度,透過此兩看似矛盾的觀點彰顯圓澄法脈觀的圓融性。第四篇是金玟撰寫的〈丁若鏞哲學本體論研究:當代新儒家與天主教思想之比較為中心〉,本文證明丁若鏞的本體論是建基於天主教觀點、儒家與天主教不同之處就是神的人格性,以及丁若鏞對儒家「理」的定位,即是將人格化的上帝放在原來「理」所代表的哲學位置,依此闡述丁氏的本體論思想。
在青年哲學部分共刊登三篇,第一篇是龔開喻的〈「九諦九解」新詮〉,本文視九諦九解之辯的核心在於「明善」;並從道德判斷原則、道德實踐動力,以及透過工夫作用層次等三方面的檢視,重視反思九諦九解的意涵。第二篇是魏博的〈黑格爾耶拿早期的不法理論:自然的不法與人倫和解的失敗〉,本文分析希普與霍耐特的承認理論,將黑格爾耶拿早期的不法理論解釋為個體與共同體的和解的方案;並分析其失敗的原因在於直觀與概念相互歸屬方法的不完善、不法理論的結構缺失,以及沒找到道德與市民社會這兩個和解的中介。第三篇為鍾航所撰〈惡的起源、自我責任與心靈的轉變——以意念(Gesinnung)為中心論康德的根本惡思想〉,本文檢視康德認為人類的本性中有一種生而具有的,但卻是由我們自己給自己招致的惡——即根本惡,因此人類自身需要對惡負責;作者認為要實現從惡到善的轉變,只有通過一場意念上的革命方具可能,並對此可能性進行詳細的分析。
在本專號探討移動性(Mobility)之際,適逢新冠肺炎(COVID-19)擴散,各國紛紛祭出鎖國政策阻止疫情蔓延;其中各種嚴格的措施皆以「減少移動」(reduce movement)為本質,其影響則使股市與油價崩盤,對全球經濟造成史無前例的巨大影響,進而又迫使各國政府在鎖國與開放之間、在禁止移動與鼓勵移動之間苦思,提出各項方案,欲重新推動各項人力與物力的國際移動(International mobility)以振興經濟。此階段全球經濟停頓乃受人與人之間大規模的「減少移動」之影響,然而,意外的亦使得許多自然環境亦得以休養生息、各種工業對環境的污染大幅度減緩,此中全球性變化所促成的諸般現象,即促使吾人重新審視過去人類文明「快速移動」的正反面議題;此亦彰顯本專號對於高度發展的移動性(Mobility)社會進行哲學、文化探索的價值。本刊的編校完成,非常感謝專題主編、學界專家協助撰稿與審查,同時也感謝編輯部同仁的努力,最後敬祝讀者們在疫情期間「平安健康,展卷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