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後語
黃信二
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在現代儒家倫理學研究中,過去有相當長的時期皆是以牟宗三先生觀點為主流,即以康德道德哲學為背景,將儒家倫理學詮釋為自律型態的倫理學;近年則另有相當多學者,例如P. J. Ivanhoe、B. V. Norden、S. C. Angle、沈清松、潘小慧、黃藿等人的作品,即選擇以德行倫理學重新詮釋儒家倫理。本專號很榮幸邀請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系廖曉煒教授擔任專題主編,持續關注此議題,並以儒家倫理學的理論定位、以儒學文本中的明德、情、德福等觀念為中心,邀請兩岸專家學者進一步深入此題,探討儒家倫理學的思想基礎。
專題第一篇是楊祖漢教授〈朱子的「明德注」與韓儒田艮齋、華西學派的有關討論〉一文,本文述當代牟宗三先生的有關詮釋,又用韓國朝鮮朝晚期有關明德是心或理的爭論來對照,表達對明德注不同的理解的各義理型態,希望能證成朱子明德說的原意。第二篇是廖曉煒教授〈《孟子》中的自我觀——兼及儒家倫理學的定位問題〉一文,本文從多維自我觀的視角,包含反思性、身體性、關係性及宗教性,也即心性、形氣、人倫與天道四個維度,就現實與應然的層面,探討一整全的自我。第三篇是肖雄教授的〈從「福」概念的含義變化看牟宗三的圓善論〉,本文通過分別考察康德與牟宗三對該概念的使用情況,結論出吾人可以說牟先生未能處理現象義的幸福與德性如何一致的問題,但卻不能說他歪曲了康德,因他只是以異於基督教的傳統,同時在遵守康德哲學基本框架的前提下,解答了康德的問題。第四篇是李明書教授撰〈從儒家角色倫理學建構當代家庭倫理〉一文,透過安樂哲所提出的「儒家角色倫理學」,解消儒家思想中的超越概念,將「關係」視為培養道德能力的環境,進而以「孝」概念延伸出的家庭關係建構當代的家庭倫理。第五篇是陳永寶教授〈朱熹「情」的倫理思想向度〉一文,經由張橫渠「心統性情」的思想啟發,闡述朱熹的「情」觀念中獨特的「人性」的「成人」思想,達到了人與天道的結合,完成人之為人的「天人合一」的倫理思想構思。
一般論著部分,第一篇是王喜亮的〈晚明首部天主教版畫《誦念珠規程》考〉一文,本文考證了《誦念珠規程》的真實作者並非通常認為的羅儒望,而是費奇規,並說明該書雖翻刻自歐洲底本《福音歷史圖集》,但其末圖可能源自德國版畫家杜勒的《瑪利亞傳》,並另外受到了明末流行的版畫風格的影響,體現出了中西交融的創作方式。第二篇是馬彪的〈康德《聖經》詮釋思想辨正〉,該文彰顯了康德對《聖經》既不贊成「本真性的」解讀方式,也不贊成「學理性的」詮釋方式,而是主張在神學與哲學、啟示與理性、信仰與自由的互動和商榷中實現對真理與智慧的通達。第三篇劉君莉撰:〈儒家倫理思想現代轉型的獨特路徑及其生成依據——以韋政通為中心之考察〉一文,本文觀察韋政通終其一生關注並致力於此問題的研究,發展出了具有自己獨特風格的研究路徑,採取「認同(深入)——批判——展望」模式,進行「現代而又中國」的出路探尋。具體表現為:通過深入傳統、直探心魂尋求認同;進一步經由「兩面攝取與雙向批判」反省傳統;最後以創造轉化路徑為儒家倫理的現代轉型探尋出路並走向未來。第四篇是許詠晴:〈傅佩榮人性向善論的提出背景分析〉,本文聚焦於傅佩榮1985年以前的思想流變,探討人性向善論乃基於經驗事實、合乎理性反省、指點理想途徑的學說。第五篇是黃毅撰〈貝克萊是洛克宗教哲學的反對者嗎?〉一文,本文通過對貝克萊早期和晚期著作的分析,本文論證貝克萊是洛克宗教哲學的有限制的支持者。在洛克、洛克的保守派批評者與貝克萊之間存在著一種微妙而複雜複雜的關聯。第六篇是李鈺輝撰〈作為場的身體——梅洛.龐蒂美學思想的起點〉,本文從空間:場化的身體、表達:世界的場化、主體間:裂變的場三個方面論述作為「場」的身體如何作為龐蒂美學思想的起點,又如何將自身作為貫穿的線索。最後則收錄兩篇書篇,分別是陳德興評論〈楊儒賓,《五行原論:先秦思想的太初存有論》〉,以及何萬福評述〈符文玲,《分享、疏離、共善——論卡洛.沃提瓦∕若望保祿二世的人學》〉,兩文皆細緻的疏理各章節的內容,並提出中肯的評論。
本期編務工作能順利完成,在此向專題主編與諸位撰稿人、審查人致謝,同時,亦感謝編輯部同仁位的努力。也期待本專號主題對華人文化的重新闡釋能喚起學界注意,對當代儒家倫理的定位能有更多的省思與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