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與文化月刊

  • 606期 儒學與AI專題

    1 導言:儒學與AI專題 黃信二、黃燕強
    5 論儒家的「道德主體」與AI作為「人工道德主體」之差異——以陽明的「心」觀念為例的反思 黃信二
    23 建構聖人AI及其潛在問題探討 冀劍制
    39 社會機器人的倫理問題——儒家觀點的詮釋 黃秋韻
    57 從宋明理學看人工智能 鄭澤綿
    73 智慧型機器人能否通過「修身」獲得道德情感 張麗麗
    89 AI與生生、親親——以儒家為中心視角的考察 黃燕強
    專題書評
    107 書評:張立文,《和合學與人工智能——以中國傳統和現代哲理思議網絡》 [...]

  • 605期 建構實在論的文化詮釋專題

    1 導言:建構實在論的文化詮釋專題 陳復
    3 由建構實在論的外推來發展心體實在論 陳復
    19 從建構實在論之取象外推試論中醫之方法特色——以儒醫朱丹溪鬱症學說建構過程為視點 黃崇修
    43 敘事、文本詮釋與教育外推:Paul Ricoeur觀點之啟發 游振鵬
    61 從外推策略談多重哲學典範:兼論華人本土科學教育哲學的探索 葉震
    專題書評
    77 書評:沈清松,《士林哲學與中國哲學》 陳復
    83 書評:華爾納、沈清松,《建構實在論:中西哲學的中介》 陳美瑩
    一般論著
    89 [...]

  • 604期 曾子哲學專題

    1 導言:曾子哲學專題 曾振宇、吳進安
    5 以愛釋孝:曾子對孔子孝道的賡續與發明 曾振宇
    21 君子精神之內轉與外推:曾子之君子觀及其與孟子、荀子的比較 鄭炳碩
    37 慎獨觀念的形成、詮釋與影響——以曾子為主的討論 韓星
    57 出土文獻與《曾子》成書研究——兼論對曾子思想的新認識 李銳
    73 科技趨勢下孝道實踐的變遷與反思——基於曾子「孝本論」的考察 鄭濟洲、程雪蓮
    專題書評
    87 書評:曾振宇、江曦主編,《孝經文獻叢刊(第一輯)》 郭麗
    一般論著
    93 論陰陽五行的人性論構造與倫理生成 [...]

  • 603期 康德誕辰三百周年紀念——康德的法政哲學專題

    1 導言:康德誕辰三百周年紀念——康德的法政哲學專題 周明泉
    5 法權普遍原則vs.道德普遍原則——康德法政哲學是否具有第四批判的功能性角色? 周明泉
    25 康德論走出自然狀態的義務——一種非意志論的解讀 吳彥
    47 康德的人性論與政治 吳豐維
    65 康德刑法理論中的應報主義之規範性 彭文本
    85 論康德自由主義中的倫理精神 魏楚陽
    專題書評
    101 書評:Otfried Höffe,《為了一個公民的歐洲!——更新歐洲論述》 陳欣白
    一般論著
    107 清儒惠棟漢學思想的演進理路——以其「三禮」學為考察中心 [...]

  • 602期 比較哲學視域下的儒家倫理學專題

    1 導言:比較哲學視域下的儒家倫理學 李明書
    3 孔子的成人之教與諾丁斯的道德教育之比較 李明書、朱建民
    19 儒家倫理學與人類中心主義 高柏園
    35 先秦儒、道心性論中的自由意識與成德之教 朱光磊
    專題書評
    53 書評:黃勇,《當代美德倫理:古代儒家的貢獻》——美德倫理學之於儒家適用性的反思 李明書
    一般論著
    57 朱子的明明德工夫論及其時間維度的突破 王凱立
    73 《老子》之「有」、「無」和「有名」、「無名」:〈第一章〉詮釋問題探究 吳惠齡
    89 柏拉圖空間疑難的海德格式出路——空間存有論的可能性探析 [...]

584期 編後語

編後語
黃信二
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大學》與《中庸》被儒家歸為經典始自唐代韓愈、李翱重視道統觀念,此潮流至北宋司馬光編撰《大學廣義》,此時《大學》獨立成書,在儒學史上形成一指標性意義;又,同時期的程顥、程頤亦編撰《大學》原文章節成《大學定本》,稱此書為「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最終由朱熹編撰《大學章句》,並與《論語》、《孟子》、《中庸》合編為《四書章句集注》,又因科考等外部因素的重視,即逐漸形成今日社會大眾重視四書的傳統。本期專題由許朝陽、王利與吳祖松三位教授論文組成,以《中庸》與《大學》為主軸,分別論述兩書在宋明與清代的研究成果。宋代學者重視義理,特別是朱學以格物致知為特點;清代學者的研究則偏重文字、訓詁與考據,但晚清學者如陳澧與朱一新又是能採取「漢宋調和會通」的代表性人物。
本專題第一篇文章由許朝陽教授撰寫〈「理」解中庸:朱熹理學視域下的《中庸》整體性〉,本文檢視《中庸》文本並分析學界兩種爭議:一種以朱熹為代表,視《中庸》結構嚴謹,並以「首章」為理解全篇的綱領;另一看法,則以《中庸》由兩部分合併而成,前後主題分別為「中庸」與「誠明」。許文以《中庸》最根本的概念為天理,即中庸的內涵必屬「天理渾然乃能得中取中」,這正也是《中庸》在宋代理學脈絡下,與漢代禮學意義的《中庸》詮釋之差異。第二篇文章則由王利教授所撰〈《大學》「明明」重言說考〉,針對朱一新批評段玉裁對「明明」的看法,以及毛奇齡、李塨與戴震的說法進行回顧;在此論辯歷程中,《大學》「明明」說的爭議史,亦成為清代學術思想演進之縮影。第三篇專論亦屬《大學》範疇,由吳祖松教授撰〈湛甘泉對《大學》「格物」之詮釋——兼論其與王陽明之爭〉,本文檢視湛甘泉與同時期王陽明對《大學》「格物」觀點的差異。甘泉認為「格物」即是「隨處體認天理」,是兼知行、合內外的道德工夫;兩人辯論是因為沒有全面地理解對方的「心」、「意」、「內」、「外」等概念所造成,最終其辯論亦對王陽明於嘉靖初年形成的「致良知教」有所影響。
在本期一般論著部分共有八論論文,依排次序說明如後:前兩篇以少數民族哲學研究為特色,第一篇為劉訓茜教授撰〈清初雲南土司高奣映《太極明辯》研究〉,此篇既反思朱熹哲學是否有必要在太極之上安置無極的思想,同時仿傚來知德以理氣數概念擴充朱熹的太極論域,進而構建《易》圖來說明天地萬物;本文呈現出明清之際理學在雲南的傳播,以及地方士人對理學的主動吸收與改造。第二篇是胡其瑞教授的〈從蚩尤的後裔到基督的選民——中國西南苗族神話的轉變與置換〉一文,本文從苗族的歷史記憶與祖源神話開始,探討其傳統中流傳的「失書」、「失地」與遷徙故事,從而呼應近代文字創造、宣教師「牛皮換地」等傳說故事的產生背景。同時,亦藉由基督教傳教歷史的發展,探討蚩尤這類英雄祖源的認同是如何與基督信仰進行綜攝(syncretism)最終成為他們接受基督信仰的動力,以及試圖建立「苗族」族群認同的期盼。第三篇論文是李敬峰教授著〈關學四書學的特質、價值與局限〉,本文分析關學四書學的特質在於脫略訓詁、輕視制藝、通經致用、不拘門戶和心解釋經(解釋經書就是解心)。同時,亦指出其局限在於體例單一,發展受限;以及不拘經文,肆意解經,偏重於形下世界的建構,較少注重對張載思想的直接承繼與闡揚,本文對義理型的關學在四書學史上的重要意義有深刻分析。
第四篇論文為譚明冉教授所撰〈《莊子》「天均者,天倪也」之一多相融的理念〉一文,本文區分了莊子不同於柏拉圖、華嚴宗和朱熹的「一多關係」,以莊子的「天均者,天倪也」為例,從整體與內容的不同面向,展示「通天下一氣」的「一」與此一氣流轉而成的「萬物」之間的圓融無礙,進而說明莊子通過「坐忘」與「吾喪我」如何能發揮主體性,以達到「合道」的境界。第五篇是李偉教授所撰〈康德德行詮釋學思想抉微〉,本文分析了康德如何通過「德行批評」對《聖經》的獨特詮釋,同時指出他亦提供了標準的唯一性(可普遍化)、詮釋的德行方向、作為詮釋之基礎的「語法批判」、「歷史批判」及「整體在先」、「文間比較」和「設身處地」等具體策略,對西方詮釋學史與聖經批評史的發展有其重要意義。第六篇論文為榮立武教授著〈從語用入侵看Grice迴圈〉,本文以「語用入侵」為分析方法,先將「言說意義」劃分的所言和所含,視「語用入侵」模糊了「語用充實」和「語用蘊含」兩類不同過程的獨立結果;作者進一步論證Capone通過經典的「會話蘊含理論」來解釋「語用入侵」現象在面對直接表達意圖的言說時會遭遇失敗,揭示了「會話蘊含」在分析言說意義時的理論局限性。
第七篇論文是周振權博士所撰〈自由與「我能」:胡塞爾論實踐的可能性〉,本文探討胡塞爾的「我能」概念與經驗歸納的「我能」相區別;並批判Christian、Hanne、Luis等人認為應該把「我能」放置於環境中瞭解,通過形成習慣而被體驗到,在本能中有其發生基礎的觀點。本文則進一步指出:胡塞爾對「我能」分析堅持先驗現象學觀點,並駁斥自然主義的理解方式之合理性。第八篇論文屬青年哲學範疇,由曾曉冬博士生撰述〈概念之物與實在之物:從超越性幻相到超越性回向——對希克宗教多元論的批判考察〉一文,本文檢討英國宗教哲學家約翰.希克的宗教多元論所主張:世界諸宗教所崇拜的不同神聖者,乃是同一個超越的終極實在對諸宗教信徒的宗教實踐的回應。作者從「人」是從「認知有限性」出發的,反省從有限性形成的歷史表像能否成為宗教對話的神性基礎;最後再通過以解構實在概念進入對「共通神性」的建構,檢視其從「逝曰遠」的超越性幻相到「遠曰反」的超越性回向的轉變,並由此發現宗教多元論和不同宗教對話的新可能。
在書評方面:第一篇書評由薛英傑教授評述格.孟和所著《蒙古哲學概論》一書。本文首先詳述1980年代以來大陸學界開始對蒙古哲學的範疇、體系、史料等問題進行系列討論的歷史背景;其次,則針對此書的章節架構進行說明。在文中作者亦對此書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研究方法的優缺點進行分析,特別對於馬克思主義框架與蒙古哲學的語境間的重大差距如何影響本書,作者在結論部分提出了深度的反思。第二篇書評是蕭振聲教授評論佐藤將之所著《後周魯時代的天下秩序:《荀子》和《呂氏春秋》政治哲學之比較研究》一書。首先,作者對佐藤將之教授學術背景進行詳述,指出其荀學的豐富研究成果,以及本書採取「觀念史」和「概念分析」交互運用的寫作策略;其次,則區分縱線與橫線兩方向思考:以縱線為從作者身處之政治背景和歷史脈絡入手,對其寫作目的或編撰動機作出析論;而橫面剖析則是對《荀子》和《呂氏春秋》二書共享之語言及思想觀念,加以澄清其義理、區辨其異同,以勾勒其政治哲學之輪廓。第三部分則檢視本書的問題意識,諸如:「從當時現實政治看,『de facto天子』是否是對於秦國的恰當描述?」,以及「從歷史淵源看,秦國是否到戰國末方自居天子?」等問題,整體而言,作者對本書有相當詳實且客觀的評述。第三篇書評是德國弗萊堡大學哲學系博士候選人夏逸平對Andreas Urs Sommer所著Kommentar zu Nietzsches Zur Genealogie der Moral一書的評論。作者介紹了《《系譜學》評註》一書,其內容區分為「概覽評註」(Überblickskommentar)與「局部評註」(Stellenkommentar)兩個部分:其中「概覽評註」一共包含了「文本產生與印刷歷史」、「尼采對此作品的表達」、「文本獻來源」、「構思與結構」、「內容概覽」、「《系譜學》在尼采創作中的重要位置」以及「效果史」七節,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切與《系譜學》相關的背景內容;而「局部評註」則首先從對每一節進行摘要開始(通常是文本結構、內容或行文方式),進而展開對每一個段落乃至句子的評註。本文的內容架構:一方面直指學界研究尼采哲學時不可迴避的重要問題,即「如何閱讀尼采」;其次,再從《道德系譜學》作為一種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引導吾人理解Sommer《《系譜學》評註》的價值,在其能幫助我們將尼采放回到19世紀歷史脈絡,並且其所使用的古典語文學的「歷史批判方法」,將有助於我們解開尼采文本的謎語。
本期編務工作能順利完成,在此向諸位撰稿人、審查人致上最深的謝意;最後,也感謝編輯部同仁的細心編校,使本期論文能順利刊出,提供讀者豐富的精神饗宴。期待本專號對儒家的《大學》、《中庸》與四書在宋明清的發展,以及一般論著中少數民族哲學、康德哲學、語言學與宗教哲學等主題的探討能引發讀者共鳴,藉由他山之石進而檢視自身的思考,進而在研究上能有新的開拓與進展。

繼續閱讀 迴響已關閉
Loading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