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與文化月刊

  • 606期 儒學與AI專題

    1 導言:儒學與AI專題 黃信二、黃燕強
    5 論儒家的「道德主體」與AI作為「人工道德主體」之差異——以陽明的「心」觀念為例的反思 黃信二
    23 建構聖人AI及其潛在問題探討 冀劍制
    39 社會機器人的倫理問題——儒家觀點的詮釋 黃秋韻
    57 從宋明理學看人工智能 鄭澤綿
    73 智慧型機器人能否通過「修身」獲得道德情感 張麗麗
    89 AI與生生、親親——以儒家為中心視角的考察 黃燕強
    專題書評
    107 書評:張立文,《和合學與人工智能——以中國傳統和現代哲理思議網絡》 [...]

  • 605期 建構實在論的文化詮釋專題

    1 導言:建構實在論的文化詮釋專題 陳復
    3 由建構實在論的外推來發展心體實在論 陳復
    19 從建構實在論之取象外推試論中醫之方法特色——以儒醫朱丹溪鬱症學說建構過程為視點 黃崇修
    43 敘事、文本詮釋與教育外推:Paul Ricoeur觀點之啟發 游振鵬
    61 從外推策略談多重哲學典範:兼論華人本土科學教育哲學的探索 葉震
    專題書評
    77 書評:沈清松,《士林哲學與中國哲學》 陳復
    83 書評:華爾納、沈清松,《建構實在論:中西哲學的中介》 陳美瑩
    一般論著
    89 [...]

  • 604期 曾子哲學專題

    1 導言:曾子哲學專題 曾振宇、吳進安
    5 以愛釋孝:曾子對孔子孝道的賡續與發明 曾振宇
    21 君子精神之內轉與外推:曾子之君子觀及其與孟子、荀子的比較 鄭炳碩
    37 慎獨觀念的形成、詮釋與影響——以曾子為主的討論 韓星
    57 出土文獻與《曾子》成書研究——兼論對曾子思想的新認識 李銳
    73 科技趨勢下孝道實踐的變遷與反思——基於曾子「孝本論」的考察 鄭濟洲、程雪蓮
    專題書評
    87 書評:曾振宇、江曦主編,《孝經文獻叢刊(第一輯)》 郭麗
    一般論著
    93 論陰陽五行的人性論構造與倫理生成 [...]

  • 603期 康德誕辰三百周年紀念——康德的法政哲學專題

    1 導言:康德誕辰三百周年紀念——康德的法政哲學專題 周明泉
    5 法權普遍原則vs.道德普遍原則——康德法政哲學是否具有第四批判的功能性角色? 周明泉
    25 康德論走出自然狀態的義務——一種非意志論的解讀 吳彥
    47 康德的人性論與政治 吳豐維
    65 康德刑法理論中的應報主義之規範性 彭文本
    85 論康德自由主義中的倫理精神 魏楚陽
    專題書評
    101 書評:Otfried Höffe,《為了一個公民的歐洲!——更新歐洲論述》 陳欣白
    一般論著
    107 清儒惠棟漢學思想的演進理路——以其「三禮」學為考察中心 [...]

  • 602期 比較哲學視域下的儒家倫理學專題

    1 導言:比較哲學視域下的儒家倫理學 李明書
    3 孔子的成人之教與諾丁斯的道德教育之比較 李明書、朱建民
    19 儒家倫理學與人類中心主義 高柏園
    35 先秦儒、道心性論中的自由意識與成德之教 朱光磊
    專題書評
    53 書評:黃勇,《當代美德倫理:古代儒家的貢獻》——美德倫理學之於儒家適用性的反思 李明書
    一般論著
    57 朱子的明明德工夫論及其時間維度的突破 王凱立
    73 《老子》之「有」、「無」和「有名」、「無名」:〈第一章〉詮釋問題探究 吳惠齡
    89 柏拉圖空間疑難的海德格式出路——空間存有論的可能性探析 [...]

569期 編後語

編後語
陳文祥
輔仁大學天主教研修學士學位學程副教授
我們都知道,西洋哲學史的分野大體可分為希臘、中世紀、近代與當代。而各有其鮮明的真理向度與時代意義,在各個時期中如果要舉出最重要的哲學家,大概亦非難事。但在這色塊分明的思想抽象畫中間所忽略的卻是那重疊與暈染,而將判然的對方穚接起來的部分。正因為其輪廓並不鮮明,形象並不突出,而經常不受到足夠的關注;然而,如果我們理解到諸如多瑪斯不是突然成為士林哲學的集大成,而康德不是憑白無故的成為啟蒙運動最偉大的哲學家,那麼我們就會知道,在各個歷史階段中必然有著接續與動態的過程,在醞釀也在構築基礎,甚至也可以說,沒有那一些中間的階段,顏色鮮明的思想色塊亦無由出現。其中,在希臘與中世紀中間的模糊地帶就是一個最鮮明的例子,其轉化與承接兩方的典範,讓過渡到更大的輝煌成為可能,實在是一個有意義的思想範疇。本期的哲學與文化月刊就推出這樣的主題,此即「教父哲學研究」。由山東大學謝文郁教授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周偉馳研究員共同主編。在此我們很樂意寄與數語為之簡介。
第一篇論文為山東大學猶太教與跨宗教研究中心謝文郁教授撰寫,題為〈真理困境與基督教恩典論——從希臘哲學的衰落和教父哲學的興起談起〉,作者對希臘哲學與教父哲學在認識論上的演變有其獨到論點,實則從希臘的理性追究到教父時期的倚靠恩寵,典範雖則有別,但對真理的嚮往則一。第二篇論文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吳功青教授所著,〈上帝的創造與維持:奧古斯丁的「種子理式」學說〉,作者討論奧古斯丁的種子理性學說、自由與命定的平衡,及其與多瑪斯神學之承轉,乃至於當代神學對其所論之回應。
第三篇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孫帥所著,〈動態自我與思的時間性:奧古斯丁論心智三一〉,作者主張在奧古斯丁的三位一體論中,轉向自身的心語是理解自我結構的重要關鍵。第四篇論文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周偉馳研究員所著之〈明清奧古斯丁末世論之東傳〉,作者以奧古斯丁哲學在中國的流佈為主題,並考察其內涵以及當時重要的傳教士對其之援引。文史斑斑,如所親聞。
第五篇論文為浙江大學哲學系研究員曾劭愷所著之〈奧古斯丁「三一聖痕」主題與變奏:卡爾.巴特論「行動」與「關係」中之「所是」〉,作者舉出學者研究,主張奧古斯丁神論於天主之存有並非基於至高不變的實體而是實現中的存有,意味深長值得細索。最後一篇論文為山西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聶建松教授所著之〈從「設論」至「象徵」——「亞略巴谷的狄奧尼修斯」的名號思想研究〉,作者認為由柏拉圖的重靈魂而輕感性之說,在狄奧尼修斯為感性面向精神的修正中得到某種平反。
此外本期月刊亦收錄六篇一般論著,謹為之錄。一是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王玉彬教授所撰,〈「天鈞」與「天倪」——莊子「天道觀」之兩維及其辯證〉。二是西安交通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鍾治國教授所著之〈王陽明的格物說的演變〉。三是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胡瀚霆與詹石窗教授所著〈艾軒學派的學統承續與歷史影響論析〉。四是山東師範大學齊魯文化研究院藍法典教授所著〈亞里斯多德主義原則——理解荀子善之依據的一種方法〉。五為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楊一教授所著〈倫理的交融及對話:效益主義、義務論與勒布朗偵探小說中國化過程〉。最後的一篇論文則為東華理工大學中文系米進忠教授所著之〈何瑭的「當務之學」〉。在此謹向各位精深博雅的作者致敬,正因為學者不懈的鑽研,人類的智慧始能廣大精微。

繼續閱讀 迴響已關閉
Loading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