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與文化月刊

  • 599期 經典詮釋、經學傳統與哲學建構專題

    1 導言:經典詮釋、經學傳統與哲學建構專題 王慧茹、沈享民
    5 一本?二本?:David S. Nivison論孟子哲學中的道德行動與動機 沈享民
    25 王船山《周易內傳》的詮釋向度 王慧茹
    41 論中國經典詮釋意識的現代性轉變 傅永軍
    專題書評
    55 書評:Roger T. Ames & Peter D. Hershock (Eds.), Confucianisms for a Changing World Cultural Order 李彥儀
    一般論著
    61 [...]

  • 598期 處境與踐行專題

    1 導言:處境與踐行專題專題 邱建碩
    3 《病人自主權利法》中極重度失智症者的權益議題 司馬忠
    19 文藻月桂方法:吳甦樂教育理念的建構與實踐 林耀堂
    43 省思《天主教法典》的精神意涵——「人靈的得救」凝聚教會信仰意識,邁向同道偕行之旅 金毓瑋
    59 古今之變視野下的亞當.斯密同情倫理學 王凱歌
    一般論著
    73 王塘南哲學視域下「三教思想」論析 李瑋皓
    89 論「陽明的知識觀」與「自然數起源思想」關係之哲學意義 黃信二
    109 孟子氣論與多瑪斯習性論之比較與會通 [...]

  • 597期 于斌樞機主教思想的時代意義與實踐專題

    1 導言:于斌樞機主教思想的時代意義與實踐專題 司馬忠、蘇嫈雰
    5 于斌樞機倡「敬天祭祖」的儒典根據及耶儒交融之意義 曾春海
    17 出凡歸聖的追求——聖經與中華文化對話 陳德光
    33 論于斌的「三知論」與天主教社會訓導方法論之科學典範的獨特性 林湘義
    53 以人性尊嚴為前提的經濟——以臺灣儲蓄互助社為例 高榮孝
    69 于斌樞機主教〈大學教育的目的〉之詮釋及其開展 蘇嫈雰
    一般論著
    89 黑格爾《邏輯學》〈絕對理念〉之為玄思辯證性方法基本構思 陸敬忠
    105 朝鮮朱子學對饒雙峰《論語》解的辨議及思考 [...]

  • 596期 儒、釋、道與臺灣人的精神文化專題

    1 導言:儒、釋、道與臺灣人的精神文化專題 曾春海
    3 儒家視域下臺灣生命禮俗的人文精神 李新霖
    19 臺灣五術界對於《易經》應用之理論與實踐 吳進安
    35 阿彌陀淨土信仰的二系思想——以「隨念」為線索 李幸玲
    49 對比聖嚴法師與星雲大師的「人間淨土」涵義與實踐 曾春海
    71 明代媽祖信仰的儀式對臺灣精神文化的意義 鄭燦山
    一般論著
    85 徐復觀論二重主體性的虛化與挺立:修己與治人之分的意義 賴柯助
    101 從蔡仁厚與周聯華之間的對話重新思索儒耶會通的可能性 [...]

  • 595期 法國現象學美學的知覺轉向專題

    1 導言:法國現象學美學的知覺轉向專題 何佳瑞、李科林
    5 面容與感性:列維納斯的親近詩學 歐陽謙
    21 感性的光輝:杜夫海納美感經驗現象學與美感教育 何佳瑞
    43 從觸發到情動:德勒茲對於胡塞爾感性理論的闡發 李科林
    專題書評
    59 書評:方向紅(編譯),《轉向中的現象學運動》 李科林
    63 書評:列斐伏爾,《空間的生產》 李欣悅
    一般論著
    69 作為《莊子》內篇旨趣的「攖寧」 張昭煒
    85 朱子家哲學論綱 [...]

408期 編後語

 主編 尤煌傑 
我們的現代學術研究源自西方的哲學體系。在古希臘時代,一切學術都無所不包地被歸屬到哲學的研究領域之內。作為學術研究的質料,世界就是它們的共同材料。作為學術研究的形式,它們都共同追求存在於世界裡的普遍共相。作為學術研究的起步,它們具有共同的出發點,那就是要解釋世界是什麼。這時候,無所謂精神與物質的分別,無所謂形式與質料的分別,也無所為理論與實踐的分別。但是,隨著各個研究方向的深入探討,不同學科的分別勢必產生。於是,醫學、數學、物理學……等科學陸續與哲學分家了;邏輯、知識論、倫理學、宇宙論……等分支研究也陸續與形上學分離了。近代哲學的發展,奠定了各種學術研究的基礎學科,而哲學研究裡的基本哲學學科也大致確定下來。到了當代,由於各種學科的持續發展,原來的基礎學科的分類方式也不夠用了,新增了許多基礎學科交錯的新學科,例如「分子」生物學等等。這個現象顯示學科的不斷分化,在一個點上的研究越來越深入。但是也凸顯出各個學科彼此間的溝通更加困難了。每個學科的獨特發展,雖然越來越深入,但是無法有效地與其他學科充分交流,終將導致這個學科本身的弱化。這不僅學科之間是如此,在同一學門的哲學裡,各種專家專題研究也讓我們的同行彼此之間越來越不知道他們的同行在做什麼研究。學術研究的專精發展,固然不可動搖,但是擴大與其他基礎學科的接觸則是穩固學術專精發展的重要基石。為了不要讓這種弱化學術發展的趨勢擴大,加強跨領域的「對話」與「合作」是必要的解決方式。從希臘人一開始就強調的對話方法,始終都是哲學研究的重要活動,在當今世界對話與交融更是重要的學術持續發展的條件。

繼續閱讀 迴響已關閉
Loading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