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後語
邱建碩
輔仁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本期《想像、倫理與品德教育專題》由但昭偉教授與游振鵬教授共同主編,共收錄了五篇專題論文與一篇專題書評。能夠設身處地的理解他人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環節,因此透過悲劇的敘事及想像功能達成同理心的培養,進而完成道德教育是黃藿教授論文的核心想法。王嘉凌教授認為人與自然的合一是靈性教育的重要環節,他論證「不二」概念在詮釋人與自然一體的重要性。游振鵬教授主張道德教育不應是只是在道德教條的認知層面,而應採取合作我探究的方式來達成,他透過細緻地論述了P. Ricoeur和M. Nussbaum與品德教育之間的關聯性來說明他的觀點。李彥儒教授嘗試結合儒家「君子」概念和皮德思的「教育人」概念,這為一方面可以被視為是對儒家「君子」概念的新詮釋與開展,也是對中西哲學概念的會通工作。王嬿翔博士重新檢視了康德的道德哲學,並在此基礎上論證道德教育可能遭遇的困難及對應的方式。這些論文共同為何謂教德教育進而如何達成教育提供了哲學上的反思。何佳瑞教授為讀者們選取了並評論了以天主教教育哲學思想為主題的Mario M. D’Souza的著作A Catholic Philosopy of Education: The Church and Two Philosophers。
另外,本期還收錄了五篇一般論著、一篇青年哲學論文及一篇一般書評,內容涵蓋中西哲學論題及比較哲學。希望本期的論文選取及安排能夠帶給讀者一場豐富的知識之旅,也期盼這些論文所討論的議題能夠得夠更多的迴響。最後,感謝本期專題主編但昭偉教授和游振鵬教授的辛勞,以及學者專家們將其觀點嚴謹地寫成論文與大家分享。
Archive for 四月, 2021
於 2021 - 四月 - 28
文章類別: 編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