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與文化月刊

‘編後語’ 分類彙整

由 phyTest001 發布 於 2016 - 十二月 - 12

編後語
陳文祥
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宗教作為人類核心的生命向度,其受到的關注始終不墜。東西方宗教傳統隨其悠遠的歷史與思想,所滙集而作成的體系,自始自終即無法用「意識型態」等語加以道斷。宗教與神學成為人類探問與追求的頂點與終點,的確超越了國界與時代的藩籬,而成為最珍貴與最深厚的學術視角,而不只——事實上也不可能——停留在個別哲學學派的思辨之中。因此,或許宗教思想最深奧的地方就在於,其參悟與滲透入了人類最共通的內在與結構之中,乃成就相互欣賞、對話乃至於嚴肅批判的基礎。在此共通基礎上,宗教或許可被視為將人類視作一個整體共同追求同一個目標最合理的存在,而不是相反。基於這樣的思考,本期月刊就以中西方哲學與文化對宗教思想的反思為題,展開了富有意義與成果的討論。在題為「宗教超越向度之東西方哲思:上帝言說,天道感應,經典釋義」的專題之下,其內容十分豐富,在專題部分共收集了七篇論文及二篇書評,而在一般論方面則搜羅了二篇論文與一篇書評。其中諸位作者皆為相關領域的卓越學者,能登載其作品實為本刊之光榮。以下謹試統合整體概要,提供有興趣的讀者參考。
專論第一篇論文為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陸敬忠教授所撰之〈信仰至體系:宗教詮釋學之基源與發展〉。陸教授從宗教詮釋學的脈絡反思宗教與信仰的關係及其可能的意蘊。並對其開展體系性的構思,使之呈現東方與西方對於宗教向度之哲思,以尋求將宗教作為超越與世俗之中介為其核心,為文宏圖,甚為可觀。第二篇論文則為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孫雲平所著之〈巍巍無以名之——海德格「存有」論與「上帝」觀的一種詮釋〉。本文討論海德格哲學首要關注之「存有」問題,並延伸至基督宗教的終極存有之間的類比與可能的歧異。作者認為,將存有與「上帝」作一哲學上的重新詮釋,將有助吾人理解神之為神的核心並據此與多元信仰形構對比之思考。
第三篇論文為東吳大學哲學系副教授黃筱慧所著之〈呂格爾詮釋學之敘事認同與勾勒形構神聖者研究〉,作者長期研究哲學家呂格爾之思想,此文以勾勒形構神聖者,試圖依其哲學詮釋學進路,從而探討天主教神學思想,並從中領略其相關意蘊。第四篇論文為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黃信二所著之〈從「祭百神」至「動心忍性」:論《孟子》心性學機制下之儒學宗教性〉。在此論文中,作者以《孟子》為研究文本,突顯孟子思想將哲學轉化宗教思想的貢獻。作者主張最重要的是個人實踐與體悟的歷程,正由於在此一歷程中,個人能「內在地」證成天人之間,故方能形成人生經驗的轉化功能的效果。
第五篇論文為臺灣大學哲學系副教授林明照所撰之〈《呂氏春秋》應感論的特質及倫理意涵〉。文中詳述應感論中萬物相互感知、互應的整體觀,超越以人為中心的倫理視域,特別是發揮人與異類生命能夠相互感知、互應的可能性,並據以開展內在德性、人與萬物的互動並跨越空間限制。第六篇論文為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林維杰所著之〈程伊川論感通與感應〉,本文旨在系統討論伊川對感通與感應的模式問題,分別是理的自感、異質的理氣相感、同氣感應與異氣感應。其中涉及的面向有力學的活動性、二程兄弟的創見、天人感應與祭祀鬼神、有感應之然與所以然之理等等議題,精微細密地論述其形上學理路。專題的壓軸論文為東海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嚴瑋泓所撰寫之〈《大智度論》如何影響中國佛學的詮釋?——以吉藏為例〉。本文對隋代吉藏對《大智度論》作了精細研究,並認為吉藏的哲學體系相當廣博,而《大智度論》是吉藏佛學詮釋中理論證成的重要來源之一。其中「無所得」可謂是吉藏哲學體系中最核心的理論,吉藏也從《大智度論》中汲取了相當多的養分來充實此核心理論乃至於訴諸實踐。
而在專題書評方面,則有輔仁大學哲學系教授曾慶豹評介沈清松教授近作《從利瑪竇到海德格:跨文化脈絡下的中西哲學互動》一書,與臺灣師範大學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副教授陳學毅,所評介布朗德爾所著之《呂格爾於神學與哲學之間:迂迴與回歸》一書,二本著皆為相關學界重要之作。徝得注意的是,沈清松教授之大作乃是第二次在本刊中被選為點評文本,亦可見其在學界的分量。最後,本期月刊也收錄了二篇一般論著,分別是由文藻外語大學林耀堂與梁潔芬二位教授合著之〈蘇雪林與魯迅:宗教文化與政治文化相遇〉一文,與大陸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班研究生劉玉增所著之《試論胡適白話文辯證《道德經》之旨趣〉。二篇專業論文皆有獨到見解,而為一時之選。最後還有一則書評,也就是由國立高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陳德興推介的許抗生所著之《當代新道家》一書,頗值得一讀。
時序已經進入十二月,很快地,我們就要迎接一連串歡欣節慶的到來,也祈願並祝福讀者喜樂充盈,日進有功。

文章類別: 編後語
Loading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