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後語
黃信二
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在中國哲學史中,「魏晉玄學」與「宋明理學」分別代表著兩個時代的轉折點,分別根據先秦儒道兩家的養料開啟了「新道家」與「新儒家」之學。這其中兩家的創新意涵是否有有其一貫性或殊異性,此問題實可進行比較哲學與其形成因的探究。本期專號即扣緊此意識擬定編輯計畫,由曾春海教授擔任專題主編,邀請此領域兩岸的專家進行撰稿;分別就玄學至理學存有論脈絡、名教之理、《易》的轉化,以及郭象的性分等觀念進行討論。
第一篇是曾春海教授的〈玄學至理學的存有論流脈〉,本文透過對王弼、郭象、朱熹、陽明四人學說的分析,指出在本末關係論、崇本舉末、體用論、真己等不同觀念之間,中國哲學史如何由玄學如何轉折出理學的脈絡。第二篇是殷慧教授的〈從「自然」到「天理」——玄學與理學關於名教之禮的思考〉,本文針對「名教之禮」與「自然之理」的緊張和衝突進行了剖析,分析宋明理學家如何從人文的名教之禮中引申出天理觀念,重新詮釋人文之禮即為天理之自然,化解玄學與理學、自然與天理兩者間的張力。第三篇是郭梨華教授的〈王弼與程頤《易》學思想之傳承與轉化〉,本文針對程頤《易》學如何傳承王弼義理《易》學,將王弼的「言、象、意」轉化為「辭、象、理」,並詳細分析兩人理論之差異。第四篇是李存山教授的〈氣論與郭象的「性分」之說〉,本文說明了郭象的「性分」與「獨化」說如何使玄學名士陷入了「吏非吏,隱非隱」的現實矛盾,造成其哲學思想之缺陷。第五篇是朱漢民教授的〈范仲淹易學的宋學精神——從玄學易理到宋學易理的轉型〉,本文介紹宋學史上具開創地位的學者范仲淹如何通過解二十五卦闡明儒理,而有別於王弼以老莊解易,進而影響胡瑗、程頤等宋代學者解易之方向。第六篇則是陳振崑教授的〈論朱子理學的易理傳承與體用論的形成〉,本文針對朱子易學、伊川易學與王弼易學之間的演變有深入分析,最終指出朱子的治學方法對於儒家德行論現代化發展的貢獻。最後是陳佩君教授的〈書評:曾春海,《竹林七賢的玄理與生命情調》〉,本文針對曾春海先生的大作有詳實分析,充分呈顯出本書中的「玄理」與「生命情調」雙重意涵,以及原著者返本溯源的研究法,並能對本書的優缺點提出建議。
在一般論著部分,本期刊出四篇文章皆與宗教性的研究相關,分別是:拙論〈論牟宗三先生理論中的道德情感與儒學之宗教性〉,本文探討文明從宗教進入哲學時期後,理性化的特徵逐漸增強,神話與宗教情感漸次消退,但於此潮流下,儒學的宗教性是否可能在人文化中仍保存原始宗教的情感。其次,高在錫、尹錫珉的〈茶山丁若鏞思想的脫性理學特性——以天觀和性論為主〉,本文探討茶山如何一反儒家理學思考,重新解釋天、上帝、人心,欲解決性理學在現實中的無力感,嘗試提出新的儒家思考模型。其三,陳文祥的〈洞察與豁然貫通:郎尼根與朱熹論認知之心及其本性〉,本文透過內在超越與外在超越的架構,深入探討郎尼根與朱熹在認知心方面的異同。其四,花威的〈非意願的罪?:奥古斯丁早期意願哲學再思〉,本文探討奥古斯丁的「意願」(voluntate)概念,檢視「非意願的罪」(involuntary sin)概念中的自相矛盾的問題。最後,李勇的〈書評:董尚文,《阿奎那語言哲學研究》〉,本文對多瑪斯專家董尚文教授近五十萬字的鉅著有中肯的評述。
總體而言,本期專號主要探討了中國哲學史的「新道家」與「新儒家」兩個轉折時期,針對此二創新時期中的同異點進行分析;此一思考方向對今日儒學如何再出發,對於傳統與當代、中學與西學交替的挑戰的探討相當具有意義,期許我們能借鏡與學習魏晉與宋明哲學家的創新,汲取古人智慧於今日儒學現代化的工作,並保存哲學活力以挹注枯竭的文明,最終能以博雅之學滋養當代實具專業取向的心靈。在本刊末尾,非常感謝編輯部同仁與學界朋友協助文章撰寫、審查與各項出刊工作,也祝讀者們在新的年度事事順心、展卷愉快。
514期 編後語
On 三月 - 13 - 2017
545151515
Categories: 編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