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後語
陳文祥
輔仁大學天主教研修學士學位學程副教授
在士林哲學的思想中,哲學與神學無疑是重要的二大支柱,卻在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中同時面臨最嚴峻的挑戰。外有科學思想的進逼、共產主義與虛無主義的懷疑,乃至於教會自身的不同意見。這些都使得學派的處境愈加艱難。但即便在這樣時代中,仍然有一些學者以其嚴謹的研究,試圖為其疏理出一條新的出路。士林哲學家們一方面重新省察過往光華,另一方面也不再否定近當代的思想成就,汲取他者優長,強化固有的理論優勢,重建再起的地基。這樣的努力融會在新士林哲學或當代多瑪斯學派的總名底下,進而發展出不同思想體系。在增進自我認同的同時,也為普世性的哲學思想建構基礎與超越之可能性。從此多瑪斯哲學不再僅是士林學圈的專利,更可以為普世性的哲學思想作出巨大貢獻。
其中,吉爾松、馬里旦、馬雷夏、拉內、郎尼根與德呂巴克等等哲、神學家皆在某個環結或某個時代中與多瑪斯思想緊密的連繫起來,而笛卡兒、康德、胡塞爾與海德格等哲學家的名號與思想則更經常出現在他們的著作中,不管是贊同或拒斥,同樣體證著這些卓越哲學家的不可或缺。誠如胡塞爾的意向性理論與士林哲學固有的實在論卓有著脈絡之連結;海德格的存在主義亦深深影響了新士林哲學家拉內的「在世精神」理論;而郎尼根的哲學方法同樣源於士林哲學,承轉於康德,開展出適應於當代科學環境的多瑪斯哲學;最後,德呂巴克在當代神學有著突出的神學詮釋,其卓見同樣可觀。
凡此種種皆為具有深度之研究論題,不僅於整體上有益於士林哲學在當代進一步發展,更能增進與其他思潮的學術共融與良性互動。是以本期專題即本於上述之期待,邀請學者專家共同研究,在《多瑪斯哲學的當代發展》的題目下,開展論述。終於在嚴謹的審查與修改中,收錄了四篇學術論文及一篇專題書評,以下我們願略舉其梗概,以嚮讀者。
第一篇論文由國內知名的哲學家關永中教授所著,在題為〈愛、望與信的義蘊 ——郎尼根《洞察》第二十章第四節的提示〉一文中,關老師以一貫的筆觸,圖文並茂地闡述當代重要的多瑪斯學者郎尼根的哲學意涵,抽絲剝繭地揭示哲學精髓,值得細細品味。第二篇論文為輔仁大學天主教研修學士學位學程副教授陳文祥所撰之〈論郎尼根之廣義經驗方法〉,其旨在於同樣探討郎尼根的思想,但將焦點置於其原創的哲學方法,藉以比對多瑪斯、康德與胡塞爾之哲學立場,開展其所謂之廣義的經驗方法。
第三篇論文為政治大學哲學系副教授蔡偉鼎所著之〈論《在世精神》的隱匿典範:馬雷夏或海德格?〉,作者聚焦於當代新士林哲學家拉內與重要的現象學、存在主義大家海德格之間的學術連結,梳理二者理論的師承關係,為看似迥異的哲學路向開啟對話的契機。第四篇論文為輔仁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林約光所撰之〈德呂巴克與多瑪斯論自然渴望見神初探〉,作者從德呂巴克之神學觀點,關照多瑪斯對以人面見天主這一渴求是否為人之理智之適切對象,並分析其之所以可能之本體論基礎。最後,本期專論之書評為上海師範大學張永超教授為《新士林哲學的超驗進路——馬雷夏、拉內與郎尼根》一書所作之評論。其論著重於主體轉向與終極旨歸,為文愷切。
當然,除了專題論文之外,本刊更是一個提供海內外學者發表其學術專著的重要園地,在本期月刊中,經過重重的審閱,我們共收錄了六篇從多個面向出發的卓越論文。他們分別是河南師範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陳永慶所著之〈康德「駁斥觀念論」中的身體〉、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溫權所著之〈雙面的安提戈涅與祁克果的悲劇理論〉、輔仁大學全人教育課程中心助理教授林之鼎所撰之〈以「基督徒哲學」會通對終極真實之表述芻議社會多元與合一〉、廣州中山大學哲學系暨邏輯與認知研究所副教授朱一文所撰之〈鄭玄的數學世界 ——鄭氏以數學注經的方式、背景與歷史貢獻〉、溫州大學哲學與文化研究所講師林國敬所作之〈「宅心」、「克念」、「節性」——《尚書》心性思想探微〉、以及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講師于芝涵所作之〈朱熹「道統論」的注釋表達:以《孟子集注》中的道統構建為中心〉等等。
最後,我們願再一次對諸位學者不懈的鑽研表達敬意,也對編輯部辛勤的編校表達感謝,正是如此,學問與文明才能分毫向前,日起有功。
‘編後語’ 分類彙整
於 2021 - 十一月 - 26
文章類別: 編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