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與文化月刊

574期 編後語

Posted by phyTest001 On 三月 - 16 - 2022

編後語
邱建碩
輔仁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精細的工藝總令人讚嘆不已,甚至視之為是一種藝術的表現。工藝的完成依賴於良好的構思、高超的技術、有品質的材料以及恰當的呈現等元素,這些元素的總和卻不保證工藝品等同於藝術。或許在工藝中尚且有些元素未被揭露出來,使得如此理解的工藝有別於藝術,又或者藝術與工藝之間就有著本質上的差異,唯有消弭了差異,工藝才會是藝術。如果藝術有著與工藝不同之處,那麼會是什麼呢?在欣賞一件作品時,若作品會與欣賞者產生一種共鳴,並且這種共鳴會使得欣賞者心靈進入一種和諧狀態,這種和諧狀態使得欣賞者就認為他所欣賞的作品是藝術品,那麼藝術品就是能夠引起欣賞者心靈和諧狀態的作品。在這個描述下,引起欣賞者共鳴並產生和諧狀態似乎主張著一個作品要能成為一個藝術品,就得要達成某種目的。但若進一步地探問,為何這個作品能夠引起這樣的狀態,是因為欣賞者自身呢?還是藝術品自身得要具有的某個元素,它才可能引起這種共鳴,那麼有可能欣賞者心靈的和諧狀態不過是在反應著作品本身而已,即作品處在一種和諧狀態。什麼是這種和諧狀態?它是一個可以被理解的狀態嗎?或者它只是被知道,但卻不能夠被概念化的狀態呢?藝術品即使有作者,但我們所見的藝術品,經常是與作者相分離的藝術品,這種分離經常被認為是一種物質性的分離,但當藝術品被認為是創作者理念的展現,在精神上它們就被認為仍然相連。只是,藝術品的發生不僅僅是作者的精神創作,也是作者透過身體並將身體的活動延伸到與構成藝術品的物質相聯繫才得以完成。在這個意義上,藝術品雖由獨立於作者身體之外的物質所構成,但卻是不斷地透過與作者身體的物質接觸才能被型塑出來。若作品與作者的連繫始終未斷,那麼欣賞者與作品的共鳴就可能是與作者的和諧狀態的共鳴。當代藝術有著諸多的表現形式,甚至是有著相互衝突的形式。即使「美」是藝術成為藝術的核心,那麼衝突性仍然可能是「美」所展現的狀態。一件令我感到噁心的作品,例如達明.赫斯特(Damien Hirst)的作品《生滿蛆的牛頭》,就是一件具有衝突性的作品。本期專題《文化多元性、物質性與當代藝術專題》以當代哲學理論對當代藝術為理解進路,並從實際藝術作品的分析來說明,嘗試提供並建構美學的當代視角。
本期專題由幽蘭與劉千美兩位教授共同主編,共收錄了專題論文七篇、專題書評一篇。除專題論文外,本期還收錄了三篇一般論文及一篇書評。紀建勛教授以〈明末上帝存在的認識論之爭及儒耶對話的一種可能〉從明末天主教進入中國所帶來的文化交流事件,重新省思一個非強調異質性的文化對話的可能性。簡慧貞教授〈重建客觀真理路徑:王夫之理欲觀再思考〉一文,藉由宋明理學對於天理、人欲關係理解的差異性,嘗試思考並建構連繫天理人欲的可能性。葛天勤教授〈柏拉圖的人造物理型:亞里斯多德《形上學》兩處析辨〉一文,以人造物理型觀點為主題,重新梳理亞里斯多德思想和柏拉圖、柏拉圖主義思想之間的關聯性。本期還收錄了吳楊教授評Poul Andersen的《存在之悖論:道教中的真理、同一性與圖像》,吳教授的評論給予我們對此書有一結構性的把握,並引領我們注意到西方世界對於道教之哲學研究。最後,再次感謝本期主編的辛勞以及學者們貢獻的獨到見解,為我們開啟了通往理性探索世界的一道門。

545151515
Categories: 編後語

Comments are closed.

Loading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