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與文化月刊

‘編後語’ 分類彙整

由 phyTest001 發布 於 2023 - 十二月 - 8

編後語
黃信二
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王陽明在宋明理學脈絡中曾以符合其時代的「心即理」觀點發揮其影響力,在明代中後期取代程朱學影響社會長達百年之久;甚至於東傳日本,使儒學的影響從中土擴及東亞。本期專題「王陽明哲學的成聖之道」,將分別從哲學與教育、知識與工夫的雙重視野出發,以明代王陽明文本為題材,融合古典與現代,一方面進行其陽明成聖之道的哲學探究,另一方面亦同時對古代經典進行現代詮釋,以下先對專題各篇文章與書評進行簡介。
第一篇專論是由劉蓉蓉、陳美瑩與陳復教授合著〈從王陽明教育思想探討其對當前大學教育的啟發〉一文,作者扣緊陽明哲學「心體」的核心概念,從當代的教育目的、教育內容與教育方法出發,探討王學中體驗的知識與身體實踐的經驗向度,本文可謂統合古今智慧並對古代文獻進行現代詮釋之佳作。第二篇陳幼慧教授的〈王陽明心學與致良知之工夫論研究〉,本文先回顧陽明如何本於孟子的惻隱、羞惡,辭讓、是非等觀念,以及如何能收攝良知本心的角度,掌握陽明哲學的成聖精神;又進一步透過當代新儒家牟宗三與蔡仁厚等先生觀點,闡述陽明致良知的意涵及其工夫論,最後再透過朱王差異分析陽明與朱子學問的異同,以彰顯陽明學的獨特價值。第三篇是簡逸光教授所撰〈朱子、王陽明對孟子「夜氣」的理解與闡釋〉一文,本文主張以「夜氣」具有道德性非孟子原意,作者透過被動與主動兩種方式區分夜氣,並主張感受夜氣須具備外在條件與個人條件。外在條件指所處環境具備月、夜、清、冷、靜、寂;個人條件指身心無憂及精神處於極度專注後放鬆的狀態。進一步再定位宋代朱子以夜氣為涵養良心的環境,明代王陽明則以夜氣為工夫,又深入發展超越外在條件限制的夜氣工夫,主張此工夫與致良知一樣不受時空限制,隨時可踐行,依此開展陽明哲學的成聖之道。在專題書評部分,則由陳復教授評論井上哲次郎所著《日本陽明學派之哲學》一書,作者指出本書特點在於:井上哲次郎是高度關注國民道德議題的哲學家,他將歐陸哲學與儒家心學結合詮釋,並提倡國家主義的國民道德論,主張忠孝一體,宣傳忠君與愛國一致;最重要的是他指出日本陽明學的特點就是神儒合一,結合神道與儒家兩種思想元素。具體而言,井上的觀點具「神儒合一」、「直截明快」與「注重實踐」等特徵。此外,由於井上哲次郎曾留學德國,亦曾出任東京帝國大學文科大學校長,基本上是一位純粹學院派學者;然而,他卻能中肯的評價並不屬於學術中人的大鹽中齋,並指出田中從吾軒的評論有其盲點,此即彰顯本書的價值在於指出:除了島田虔次、山下龍二、岡田武彥與荒木見悟這些我們熟悉的日本陽明學者外,吾人對日本陽明學的研究不應忽略井上哲次郎這一路線從事於社會實踐的查考,重視討論思想家本身的生命背景;即本書不但是日本有關陽明學的哲學史,更是具有宏觀視野的思想史,值得讀者詳細品味其厚實的學問根基。
一般論著部分,第一篇是由陳文團與陳玉添教授以英文合撰的“Instrumental Pragmatism: The Way or the Pseudo-Way of Vietnam Education? ”(工具性實用主義:教育之道還是偽教育之道?論越南的教育哲學),本文判性的回顧越南在過去因自然災害和與外國入侵等因素,長期被當作教育理論基礎的工具性實用主義(instrumental pragmatism)的影響;作者透過卡爾.波普爾(Karl Popper)的理性批判主義和保羅.弗萊勒(Paulo Freire)的社會批判主義作為研究方法,反省過去學習者在教育中被視為客體、資源、工具和商品與國家求生存本能工具的不良影響。第二篇是由彭傳華教授所撰〈張東蓀語言哲學的成就與局限〉一文,本文指出張東蓀以知識社會學方法研究語言的貢獻與失誤。包含澄清了語言的本質與功用,論證了中國言語與民族心性的關聯,彰顯了言語構造與其哲學的內在聯繫;然而,亦因其西學素養較高而中國哲學素養略有不足,導致其忽視了中西語言哲學之共性及其可會通處。第三篇是王慧茹教授撰〈一個詮釋學的理解——以康有為、朱一新往來函札為核心〉一文,本文基於最新之康氏函札資料,說明康有為、朱一新曾於1890-1894年間,多次透過書札及會晤方式往復論辯詰難的爭訟焦點,釐清二人地位。即作者立足於詮釋學觀點重新看待二人對話,使其對話不限於學術史意義,而形成經典詮釋學向度的新可能。
第四篇是宋健教授所撰〈小大.義利.道器:「仁知之辯」的意義譜系〉一文,本文主旨在於反思近代以降,「仁知之辯」在工具理性時代常被化約為「道德與知識」,忽略其內含「小大之別」、「義利之分」、「道器之爭」三項重點;作者主張仁者大受而不慕小知、安義而不忽利用、明道而不廢事功;強調仁、知兩德,應同時關懷物的變革(「成物」)與人的成全(「成己」)兩方向。第五篇是符文玲教授所撰〈天主肖像受造的人與跨人類主義的人觀〉一文,本文以「人是由天主肖像(Imago Dei)所受造」與「天主從虛無中創世(Creatio ex nihilo)」等天主教理念為基礎,批判新達爾文與絕對唯物進化論的人觀,視人類身體為載體並可以其他材料取代的影響,試圖使當代人心重新回顧基督宗教真正的永生(live forever)與不朽不滅(immortality)的理想。第六篇是全定旺教授所撰〈公私觀念的近代轉向——基於梁啟超戊戌時期思想的考察〉一文,本文主旨在於探討梁啟超思想在近代的公私觀念轉向中的影響,闡述其雖將「私」視為個人權利,但由於其「合私成公」的立場使其私並非絕對性的概念,而是在公私和諧脈絡下的「私」觀念。
第七篇是童群霖教授所撰〈誰代表理性?——施特勞斯與阿爾特曼關於「泛神論之爭」的分歧〉一文,本文主旨在透過七〇年代初,施特勞斯和阿爾特曼這兩位有著相似流亡經歷,且先後同屬孟德爾松全集編者的德國猶太裔學者,疏理了泛神論之爭議史上雅可比和孟德爾松的不同觀點;並指出施特勞斯是將古代非證明性、非體系性哲學認作真正的哲學,而阿爾特曼則在現代哲學視域內理解哲學。在青年哲學部分本期刊出鄧盛濤先生所撰〈柳宗元與中唐儒家普遍人性論的萌芽——重審《天爵論》的思想史意義〉一文,本文主旨在透過柳宗元的核心文獻《天爵論》,分析其中志、明觀念的內在意涵,探討其人性論的形成與佛教思想影響下所開啟的普遍人性論與開放性的聖人觀。
本期內容包含專題論著三篇與書評一篇,一般論著與青年哲學共八篇,內容包合批判越南教育哲學中的工具性實用主義,此適可與專題第一篇王陽明的教育思想相呼應,分辨知識與美德不同、正確的判斷與良知的不同。其他主題包含梁啟超戊戌時期、對康有為與朱一新函札的詮釋學理解,以及張東蓀的語言哲學思想,都同屬19世紀末20世界初人文學的研究。此外,對施特勞斯與阿爾特曼關於泛神論之爭的分歧、天主肖像受造的人與跨人類主義的人觀則統合了哲學與神學的視角觀察西方哲學史的演變,各篇內容皆具有當代重要的問題意識。最後,本期編務工作能順利完成,在此誠摯地向諸位撰稿人、審查人致謝,同時,亦感謝編輯部同仁的努力,也期待本專號中有關陽明哲學成聖之道的各篇文章與精彩書評能喚起學界注意,未來能對當代儒家哲學有更多的省思與探討。

文章類別: 編後語
Loading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