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後語
黃信二
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因明學(Hetuvidyā)是發源在古印度的佛教邏輯學和認識論,其「因」是原因、理由;「明」是學科,亦有「學」之意,《因明大疏》上本曰:「明此因義,故曰因明」即此義。有關因明最早的文本出現於於古印度醫學著作《遮羅迦本集》(Carakasaṃhitā)及婆羅門教正理派的根本經典《正理經》(Nyāyasūtra),它不僅是一套思考方法,也是佛教探索真理的工具,是由「結論」找出正確的理由(因)的思辨方法,佛教、耆那教與印度教都受其影響。此法後經世親(Vasubandhu)、陳那(Dignāga)等論師的發展,佛教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因明理論,並將其作為論證方法,應用在證成之中。本期專號很榮幸邀請鄭偉宏與陳帥兩位教授共同擔任主編,透過「思想」與「文化交流」兩視域進行因明研究。在思想方面,主要是查探因明的論證在哲學史中所發揮的作用;在文化交流方面,則考察因明從印度傳入中國之後的理論衍化與其哲學意義。整體而言,本專題的重要目標,在分析漢傳因明對印度因明的吸收、詮釋與調整,並以之補充、推進印度因明的相關研究,以下即就相關論文與書評進行介紹。
專號第一篇論文林恕安教授撰寫的〈清辨論證方式之檢視——以《般若燈論.觀緣品》與《掌珍論》為線索〉,本文以清辨(Bhāviveka)的自立論證說明中觀的思想。清辨接受陳那因明,在論辯上多採取宗(pakṣa)、因(hetu)、喻(dṛṣṭānta)三支比量(anumāna)的作法,並以勝義簡別(viśeṣaṇa)說明其中觀的立場;作者探討對簡別的使用是否合乎其邏輯、簡別的對象、幻喻、無為法如何存在,並檢視《般若燈論》中〈掌珍論〉與〈觀緣品〉的論式及其正當性。第二篇論文是王俊淇教授撰寫的〈保衛世俗——月稱對陳那「相」概念的批判〉,本文對以陳那為代表的佛教量論體系加以反思,以六世紀的中觀派論師月稱在《明句論》的文本為題材,一方面考察月稱與陳那的論辯細節,闡明月稱對於量論的立場;另一方面,也說明兩人的差異是如何於世間的言語表現中安立量的問題上。第三篇論文是茅宇凡教授撰述之〈玄奘對《觀所緣論》第三頌的改譯及其對論證式之重構〉,本文根據《觀所緣論》的藏譯本以及調伏天和護法的注釋,主張玄奘的翻譯增加了對第三種原子論的解釋,並將原來論敵的論證改寫為陳那對原子論的駁論證。第四篇論文是陳帥教授所撰〈明清因明喻支詮釋中的誤讀與重塑〉一文,本文以明清因明的詮釋為例,說明印漢之間不但因語言文化差異,亦受漢傳因明傳承中斷的影響,以及空間及時間的雙重隔閡,使明清學者將印度因明本土化時產生錯誤理解;然而,其錯誤的理解實際上與創新並不違背,而反是跨文化傳播的典型案例。專題書評部分,由博士生葛格評論王俊淇教授論著《法稱《正理滴論》與法上《正理滴論注》譯註與研究》一書,本文指出此書的特點有二:一是其能在介紹法稱及其之前的佛教因明量論思想時,將其置於更廣闊的圖景之上,指出佛教與其他派別、法稱與陳那學說的異同;另一特點則是本書不拘泥於《正理滴論》本身,而是結合該文本的多部注釋和已有研究成果,盡力對法稱在《正理滴論》中闡述的思想進行全方位解讀,作者對本書的分析詳實細緻,相當有助於讀者對本書的理解。
一般論著部分本期刊出七篇,第一篇是葉海煙教授所撰〈徐復觀論自由與民主——在學術與政治之間出入自得的儒者典範〉,本文試圖在自由的意義以及民主的真諦兩個論域的意識裡,進行相關的文本詮釋,以突顯徐復觀兼具學者與儒者的身分,並進行其歷史定位與生命拼圖的還原,予以具哲學意涵的理解與尊重。第二篇是韓立坤教授撰寫的〈論熊十力對現代儒學「本體論的認識論」之建構〉,本文詳述熊十力自覺推動儒學的理性化,通過設定「理智法→直觀法」的步驟重建儒學的新本體論,體現現代新儒學思想的時代性,有助於儒學與科學文明的對話。第三篇是黃筱慧教授撰寫的〈人與世界之間的詮釋路徑——一種朝向Johann Michel的「在詮釋之『中』的人」的路徑〉,本文透過解析當代法國學者Johann Michel的重要著作Homo Interpretans,引介當代歐洲社會哲學、詮釋學相關內容,並透過提出個人的研究成果「詮釋之中的人之研究」,建立出有關自身性與世界性的,人與世界的研究路徑。第四篇是王宏健與馬小虎兩位教授合著之〈超越亞里斯多德——伽達默爾與詮釋學視域下的實踐哲學道路〉,本文透過探討伽達默爾在闡釋亞里斯多德實踐智慧概念時遭遇了公共性疑難,包含亞里斯多德的實踐智慧與相互理解之間的內在矛盾,以及實踐智慧無法提供某種普遍有效的規範和價值,闡釋伽達默爾如何回到柏拉圖,從而得以實現自身與他者、具體與普遍之間的均衡,超越亞里斯多德的實踐哲學方案。第五篇是林靜秀教授撰寫的〈梅洛龐蒂論生物學提示下的動物性〉,本文分析梅洛龐蒂為了避免以傳統哲學的理性中心化觀察世界,故改以現代生物學自下而上探討,視動物行為可互惠溝通的符號與象徵,進而發展其哲學生態學與肉身本體論。第六篇是張恒教授寫的〈虛氣之間:張載本原追問的兩重性及其張力〉,本文以哲學史的高度探討張載如何運用佛道兩家的「太虛」概念對治佛老;並以「普遍、永恆、無限的實存」詮釋「太虛」並非佛家之「空」,亦非道家之「無」,而是深具道德屬性者;並主張「太虛」與「氣」既非心物關係,亦非生成關係,而是體用關係。第七篇是白輝洪教授的〈王弼哲學思想中的自然概念〉,本文闡述王弼的自然概念包含兩個層面:一是自己如此,但停留於形名層面;另一則是由本源而如此,由此可以將其理解為不自之然,即有物雖不免於形名,但更重要其倡議的「無」的存在論,不但使得「無為」不再是抽象理想,進而可落實為禮樂刑罰等具體的政治實踐。
本期專號以佛教的因明研究為題,提供四篇因明相關論文與書評一篇;一般論著部份則收錄七篇論文,包含詮釋學與梅洛龐蒂的肉身本體論,以及當代新儒家等主題。其中佛教理論目標本在助人洞見真實與徹悟、斷除煩惱與離苦得樂,而因明研究即是其中求真的重要法門,能幫助人破除所知障,使內心如明鏡清淨徹並洞見真實,希望讀者亦能從本期專號中獲益。本刊的編校完成,非常感謝專題主編、學界專家協助撰稿與審查,同時也感謝編輯部同仁的努力,最後敬祝讀者們在疫情期間平安健康,展卷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