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後語
陳文祥
輔仁大學天主教研修學士學位學程副教授
本期專題名為「中世紀哲學的紋理」,共收錄四篇專精論文。
分別為北京師範大學張欣教授所撰〈美與默觀成神:一項對普羅提諾與尼薩的額我略的比較研究〉;浙江大學陳越驊教授所著〈波埃修斯《哲學的安慰》中的自然與人性〉;輔仁大學葛維杰(Wojciech Golubiewski)教授所著“Aquinas on Moral Exemplarism of Nature”一文;最後則是中原大學羅月美教授所著之〈論吉爾松在《中世紀哲學精神》中基督宗教的意志概念——以亞里斯多德的選擇論與聖奧古斯丁的恩典論為核心的探討〉。這四篇卓越的論文分別從不同面向勾勒了中世紀哲學的錦繡,讓我們得以從歷史與文義的脈絡中欣賞西洋中世紀學說的紋理與光華。
做為編後語,與其再對專題多作贅言,不如將焦點置於一般論著而加以介紹,在本期中計有七篇優秀的論文收錄其中,前四篇論文指涉西洋哲學,後三篇論文則關切中國哲學問題。第一篇論文由廣州中山大學哲學系副教授田書峰所撰,題名為〈亞里斯多德論主動理智及其活動〉,作者針對哲學家的核心理論,即「主動理智」一說,明確提出問題、舉出有力證據以證成立論。第二篇論文的主題同樣圍繞在亞里斯多德的思想,而集中於對「神」此一觀念,題為〈亞里斯多德的神和諸神〉,由南京東南大學哲學與科學系副教授葛天勤所撰,為文細緻地分析亞氏所謂神的三層含義,為文卓有見地。
第三篇論文為馬偕醫學院醫學系副教授黃苓嵐所著之〈由「亞當.史密斯問題」看《道德情感論》中利他與利己性問題〉,作者對亞當.史密斯在其不同著作中的看似歧異的論點,作了脈絡性剖析並提煉出其切實意旨。第四篇為〈論海頓.懷特對客觀寫作的敘事哲學追問〉,由東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李根所著。作者藉由海頓懷特對特定主題的寫作為線索,討論了客觀敍事與主觀認知的兩難性及其如何從中取得平衡的問題。
第五篇論文為武漢大學文學院副教授沈相輝所著之〈徵聖:揚雄辭闢諸子考論〉,作者檢視漢代哲人揚雄的《法言》與《漢志》二書,不僅重新肯定其為認識諸子百家之說的重要文獻,更主張經此之途可成為進一步研究的基礎。第六篇論文為首都師範大學政法學院助理教授賀敢碩所著之〈「一」與「天心」——《說苑.反質》篇所載〈鳲鳩〉詩傳發微〉,作者由所研究之主題中進一步推敲其所論的「一」與「天心」等概念,從而主張該思想雖具有多重性,卻可以在統一的天心觀中得到脈絡的融貫。第七篇論文則是在題名為〈許孚遠心性論探析〉中展開,由四川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劉麗莎,與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文碧方共同執筆。文中介紹甘泉學派大儒許孚遠的心性論哲學及其重要影響,文中並推舉其心性論對既有思想的新革之功。
最後本期還收錄了一篇由華南師範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楊尚輝研究員所撰的書評,其所評著作為北京大學哲學系張學智教授所著之《中國哲學概論》。此一巨著於2022年由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楊教授特別為此書作了精彩的剖析,成功吸引了讀者一窺堂奧之情。
總之,本期的專題論文與一般論著皆具有專論及多元並存的特質,期待讀者諸君皆能從中發現具有興味的主題,進而能於研究與閱讀中滋養心靈。
593期 編後語
On 十月 - 20 - 2023
545151515
Categories: 編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