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後語
黃信二
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本期「明代心學家的內聖與外王」專題,很榮幸邀請到蔡家和與彭傳華教授擔任專題主編,針對此一影響近世東亞深遠的議題,進行專題性的研究成果之呈現。心學傳統從孔孟以來不僅影響中國,近年亦深刻影響了日本等東亞文化,諸如溝口雄三的《李卓吾·兩種陽明學》、崗田武彥的《王陽明與明末儒學》等等,皆說明心學跨越國界的影響力。而當代以內聖與外王學象徵儒學結構的區分始自熊十力與牟宗三,此乃仿傚宋儒提出以内聖外王之道論儒學,希使儒學條理秩然、洵擇之精而語之詳。本專題各篇即本此結構,以王陽明、劉蕺山、黃宗羲文本為素材,從思維特徵、良知學屬性、政治之道等面向呈現此專題特色。
第一篇是彭傳華教授的〈王陽明《南贛鄉約》的鄉治思想探析〉,本文透過具體鄉約中的鄉治思想,省思陽明的為善去惡,檢視《南贛鄉約》在歷史上的重要影響與其局限性。第二篇蔡家和教授〈黃宗羲與陽明學「心體說」之合會可能〉一文,旨在對陽明「心之本體」與黃宗羲「心無本體」兩者進行比較,敘明「即本體即工夫」與「散本體於諸工夫」之異,釐清兩人不同的問題意識,反思黃宗義所論之心本體與陽明之同異。第三篇〈陽明聖人觀之思維特徵分析〉,本文藉由陽明文本的分析,探討此一宋代理學開始重視的「內聖與外王」的對偶觀念,究竟是地位平行、或是以其中一項要點為軸心再向外開展的概念,並對照當代重視實學價值的觀點,對此問題進行檢視。第四篇黃繼立教授的〈「內聖」的隱喻:論陽明學裡的「金」、「鍊」之喻〉,本文提出「理想的心(性)是純金」、「現實的心是金礦」、「工夫是鍊金術」、「知識是合金術」四種隱喻概念,分析陽明學裡的「金」、「鍊」之喻。第五篇徐波教授的〈劉蕺山《人譜》中的「幽暗意識」探原〉,思考儒家對人性負面因子的態度,檢視其中的幽暗意識與孟子的性善論傳統不相衝突的理由,以作為外在修行實踐工夫的基礎。
在書評部分,則分別由程能的、周心逸兩位青年學者評述耿寧的《人生第一等事——王陽明及其後學論「致良知」》,以及張天杰的《蕺山學派與明清學術轉型》兩本著作。程能的對耿寧先生的良知三義說,以及陽明後學對致良知問題的討論有內容中肯的分析,指出耿氏研究中國哲學文本的基本認知,在於相信人類精神生活之間是彼此通達的,故其現象學方法希能跨越時空界限把陽明精神與其他讀者的精神體驗連接起來。周心逸對《蕺山學派與明清學術轉型》一書做了扼要的介紹,本文區分「詳考人物思想關聯,觀照學派整體互動」、「梳理書院、講會活動,彰顯學脈傳承變革」,以及「探究學術、時世、人生聯繫,求真歷史、思想細節」三部分,詳實地掌握本書之要點。
一般論著部分,本期刊出包含士林哲學、中國哲學與佛教哲學等主題,刊出〈士林哲學同基督宗教信仰之關係的再思考〉、〈《呂氏春秋》的宇宙生成論研究:以〈圜道〉與〈大樂〉篇為中心〉、〈「宋學」在乾嘉漢學話語中的不同意蘊〉、〈告別「惡的形而上學」:論傅柯的疾病概念〉、〈佛教「超越論題」(The Transcendency Thesis)在英語世界的論爭與反思〉、〈「怪論」造就「新知」:錢玄同的《周易》研究〉等六篇文以饗讀者。
本期編務工作能順利完成,在此向專題主編與諸位撰稿人、審查人致謝,同時,亦感謝編輯部同仁,讓每期的刊物皆能以謹慎的態度處理,維繫刊物最嚴謹的水平。在此誠摯感謝各位的努力,也期待本刊內容能使讀者獲益,從中汲取所需之智慧,豐裕學術靈感,激起更多學界之討論。
527期 編後語
On 四月 - 16 - 2018
545151515
Categories: 編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