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後語
黃信二
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本期「王船山政治、倫理思想研究」專題,非常榮幸由武漢大學郭齊勇教授、浙江財經大學彭傳華教授擔任專題主編,邀請兩岸專家學者共襄盛舉,透過專號的製作以呈現曠世大儒王船山的政治與倫理思想。船山是位百科全書式學者,其著作涵蓋天文、曆法、數學、地理,又擅長經、史、文學,是清初重要學者,其政治與倫理等思想主要載於其《讀通鑒論》和《宋論》等著作中。船山的理論核心乃透過理氣、體用、道器、理勢、公私等概念建構其體系,既欲承擔天下道統與知識份子之重責大任,又同時為其政治理想提供合理基礎,亦延續了傳統儒家以民為本、仁民愛物的胸懷與精神。
專題第一篇文章是劉依平、郭齊勇的〈試論王船山的政治哲學〉,本文從「天人關係論」、「郡縣論」與「相對君權論」展開對船山政治哲學分析,對其哲學體系中的天人概念、君民關係、士大夫精神、公私辯義、道統與正統間之張力都有清晰與完整的陳述。第二篇是彭傳華的〈《黃書》與清季政治思想的近代轉型〉,本文透過歷史回顧呈現出《黃書》的思想史、文化史、政治史內涵,以及其對中國政治思想的近代轉型之意義。第三篇是蔡家和的〈王船山對於孝親倫理的省思——以《論語.事父母章》為例〉,本文根據船山《讀論語大全說》與朱熹〈論語章句集注〉、《論孟經義》等多方文本比較二家同異,並對儒家的孝親倫理有深刻省思。第四篇是譚明冉的〈仁者必智或勇乎:王夫之對三達德的新詮釋〉,本文透過船山的智、仁、勇「相參」的觀點,將其分別歸為心、性、氣的功能,進而詮釋三達德,同時,亦對朱熹與當代學者余英時的主張提出批判。在專題書評方面,第一篇為馮琳所評〈陳力祥,《王船山禮宜樂和的和諧社會理想——以禮之調適為中心》〉一文,對該書所言如何經由「禮之調適」以實現人之內心世界、人與人間、人與自然間的課題提供一扼要之分析。第二篇是王博所撰〈蔡家和,《王船山《讀孟子大全說》研究》〉一文,指出蔡之專著如何就船山《讀孟子大全說》展開研究,突顯其諸多精彩思想,並萃取出船山釋孟之重點。
在一般論著部分,本期內容均屬難得佳作:第一篇是林樂昌的〈論朱熹的〈西銘〉詮釋模式——以「理一分殊」為標誌〉,本文探討了朱子學中狹義的「理一分殊」,對其是否符合〈西銘〉本意之正反觀點有詳實探討。第二篇是陸敏珍的〈刻書、辨書、讀書與南宋道學的展開——以二程著作為中心〉,本文透過分析南宋理學家們將編刊二程著作一事,分析此一行動所代表的道學群體間的學術紛爭、道學話語解釋權的爭奪,以及刊刻二程書所預設的讀者群體及對讀者的寄望,依此觀察道學於南宋得以延伸的特質。第三篇是陳振崑所撰〈朱子「理一分殊」的理論詮釋與文化實踐〉一文,本文與上文評判朱子的詮釋不同,而是就朱子的「理一分殊」觀念中的基本義理、觀念框架,以及此框架如何運用於當今之社會文化,提出多層次的獨到見解。第四篇是曹樹明的〈荀子「性」義辨正〉,本文分析荀子如何吸收並改造孟子性論,形成一種 「性情相即」的言性模式,突顯荀子如何以形下之情呈現出形上的超越存在。第五篇是李麗娟〈主體的自我vs.現象的自我——從主體自我理論回應麥清格的自我幻覺理論〉,本文從比較方法論差異之觀點,分析既是整合腦科學的研究方向,卻仍能保有主體自由意志之人觀的可能,試圖縮短兩者之對立性。第六篇是潘怡帆撰〈書寫及思考:布朗肖論祁克果〉,本文從布朗肖所引發的祁克果危機出發,進而探討祁克果書寫的實質內蘊和其思考建構間的可能關係。
本期專號感謝郭齊勇教授、彭傳華教授的協助主編,亦感謝諸位撰稿人、審查人與編輯部同仁的辛勞。在撰寫編後之際適逢中秋佳節,非常期待哲人思想亦如那恆古不變的月光於歷史長河中深受世人注視,最後僅代表月刊敬祝讀者工作順心,佳節愉快,事事圓滿。
509期 編後語
On 十月 - 6 - 2016
545151515
Categories: 編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