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與文化月刊

498期 編後語

Posted by phyTest001 On 十二月 - 8 - 2015

編後語
陳文祥
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本期月刊以「作者、著作權與美學」為專題之名稱,可以看出專題主編企圖在思想探討與作為思想主人的作者之間,開拓出另一種互為主體的思考縱深,也讓作為讀者的我們——總是從作者的之外觀看作者——最後終於能夠以作者本身來看書寫、藝術與並欣賞其與作者之間的內在關係。這樣的一種饒富深度與人文關懷的敍事型態,為我們在文學與哲學之外更開拓存有學乃至於存在主義的全新面向,讀來令人玩味再三。由於本期論文頗多,且讓我們藉著管窺專題論文大要,讓讀者能更快登上「作者」的堂奧。
第一篇論文為牛津大學瓦德漢學院Philippe Roussin(羅善)教授所撰之“Author, Authority and Authorship”(作者、權威和著作權)一文,本文以歷史發展為主軸,將焦點置於作者的形象與其著作之間的相關議題,讀來讓人興味盎然。第二篇論文為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藝術與語言研究所教授幽蘭(Yolaine Escande)所著之〈作者、作者性與作品著作權〉,作者透過舉出各大博物館對中國書畫作品的評鑑與審查,並非透過法律或歷史而是依據道德與思想形態,依此反省作品的「作者性」問題,及其在觀念乃至於政治上造成的可能影響。第三篇論文為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教授林志明所著之〈攝影實踐中的作者:邁向一個當代的概念〉,文中以將藝術型態擴大到攝影而不只限於理論,進而討論創作者在其中的作用與實踐,以突顯當代的作者之意蘊問題。第四篇論文為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藝術與語言研究所副教授Annick Louis所撰,而由劉千美教授譯為中文之〈「著作者」的新場域與新形象:博爾赫斯(1899-1986)作者論〉,此文討論在博爾赫斯作品中,其主動參與的作者形象,正是造就作品聲譽的主要原因,更是形塑其作者概念的重要因素。
第五篇論文為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Emmanuelle Olivier教授所著,並由林志明教授所譯就之〈「著作權」[概念]是否可國際化?一個馬利情境的回溯〉,本文舉出「著作權」在國內法及國際法之間的張力、調整乃至於創新等可能性,以及是否可能在面對新體制能發明新的模式,而使其更具有普世性。第六篇論文為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黃冠閔教授所撰之:A Topology of the Self : “Text and Author in Paul Ricoeur”(自我的場所論:呂格爾思想中的文本與作者),文中作者主張應體認自我問題可以在不斷的自我追問中開顯出來,接著以此為線索探討呂格爾的詮釋學,進而肯定其將詮釋循環的擴大至存有學的層次。第七篇論文為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汪文聖所著之〈當作者成為海德格晚年所說的詩人〉,其文旨在討論海德格所論述,當詩的作者開始不將存有視為對象,當其對命運抱持回應而非征服態度時,作者與詩人之間角色的微妙關係就會成為一個有深度的議題。最後一篇專題論文為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東亞學系教授劉千美所著之〈尋找作者與詩性書寫〉,文中作者以詩人渡也為引子,討論在全球化語境下的作者概念,並對作者的身份認同問題從普世美學的角度作了深刻的反思。以上為編者之淺見,深入的內容仍有待讀者參與作者的世界而能有所體認。
在此之外,本期月刊還刊載了二篇一般論著,分別是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教授施懿琳所著之〈流離中的追尋:從《韋齋詩存》看勞思光的文化意識與離散書寫〉與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楊雅惠所著之〈境界與世界:中國文人美學在近現代東亞之流衍變異〉,最後還有一篇書評,乃是由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博士蔡秀卿評介的《書籍的秩序:歐洲的讀者、作者與圖書館(14-18世紀)》一書。
以上精彩的內容,相信定能帶給讀者豐盛的心靈饗宴。

545151515
Categories: 編後語

Comments are closed.

Loading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