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與文化月刊

439期 編後語

Posted by admin On 十二月 - 31 - 2010

編後語

主編 尤煌傑

中國哲學史的發展反映了中國文化發展的特色,那就是猶如海納百川一般不斷地吸納其他思想精華而促成自我豐富繁榮。所以,今日我們要說何謂中國哲學的代表性思想,不能直指儒家思想或道家思想,或佛學思想,更不能橫向移植西洋的唯心或唯物思想,也不能傾向分析或唯理思想。以上所列舉的都是古今中外顯赫有名的思想派別,他們也都在某種程度上融入中國的思想發展脈絡當中。


處於今日的台灣地區的哲學界,讓我們有機會成為中西哲學交流的十字路口。我們的機會就是讓這些有益的哲學觀念能在此生長茁壯,發展出更健全的哲學理論以益於普世的哲學發展,否則我們這個東西哲學交流的十字路口,也可能只是過盡千帆的驛站而已。古代中國哲學的發展史上,佛學思想的融入,對於中國哲學的進一步發展注入一股強大的助力,這成為一個接納外來思想成功的典範。我們今日在華嚴哲學的論著上馳騁發展,正是受惠於過去眾先賢大德的貢獻心力所耕耘出來的成果。

晚近四百餘年來,西洋基督宗教傳入中土,帶來西洋科技與人文思想。如果基督宗教的哲學思想能像當年佛學思想一般地融入中國哲學傳統,這將會是中國哲學的又一次重大轉折與提升。台灣地區的士林哲學思想,在長期以來諸多教授的推動下,已有相當成績展現出來,未來在海峽兩岸的哲學界之中仍有許多可以期待的發展空間。而本刊也是對此理想奉為繩準,盡力做好哲學界的思想交流平台的功能。本刊前一期(438)由沈清松教授主編《士林哲學在中國專題》,與本期(439)由李開濟教授主編《華嚴哲學專題》,正好前後呼應。

本期專題論文有以下五篇:劉貴傑(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教授):〈華嚴哲學的唯心性質〉;李開濟(國防醫學院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從哲學智趣看〈華嚴一乘十玄門〉〉;徹入法師(五智山光明王寺書記):〈華嚴法界時空觀的象徵思想蠡測〉;屈大成(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助理教授):〈論方東美對華嚴思想的詮釋〉;許鶴齡(佛光大學生命與宗教學系助理教授):〈從《華嚴經》「善用其心」論正向思考與生命管理〉;。另有兩篇專題書評:李開濟:〈書評︰《華嚴宗入門》〉;黃翔(輔仁大學哲學系博士候選人):〈書評:李開濟《華嚴禪──大慧宗杲的思想特色》〉。另,本期一般論著刊出曾慶豹(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教授):〈德希達與解構的彌賽亞性〉。青年哲學刊出林庭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候選人):〈「勅水禁壇」科儀淵源考察〉。學界報導刊出人民大學肖群忠教授的〈中國倫理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本期為2010年最末期刊,本刊依照前例將本年度的出刊文章製作總目錄刊印於後,以供參考。值此歲末年終,我們正要辭去2010年迎向2011年,謹此向本刊讀者恭喜聖誕快樂,恭祝新年愉快。

545151515
Categories: 編後語

Comments are closed.

Loading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