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與文化月刊

423期 編後語

Posted by admin On 十月 - 26 - 2010

主編 尤煌傑 

本期的封底,我們介紹了本刊的第十七卷。因為自從這一卷起,《哲學與文化》月刊的編輯部正式落腳於輔仁大學的編輯部現址。這個意義代表由天主教哲學家們所發起的學術期刊,與天主教大學學術機構更緊密的結合。此後,本刊在各項業務上的發展更加緊密,奠定未來發展的厚實基礎。這一卷的發刊年份是民國七十七年(1988),而在前一年(1987)的十一月,當時本刊的發行人暨輔仁大學校長羅光總主教,才剛圓滿籌辦「國際孔學會議」完成。

在我們所介紹的本刊第十七卷第一期,其專題為「儒家與現代世界」。第一篇專題論文為羅光:〈孔子之仁和基督之仁愛的比較研究〉。該文的「引言」有一小段值得我們再次回顧:

孔子的思想演成儒家,成為中國思想的傳統,而且也成為東方思想的代表。基督的宗教教義,成了西方各民族的信仰,造成了西方文明,作為西方思想的代表。在中西兩方的代表思想裡,中心觀念都是「仁」,這不該是一種巧合,而是基於人性的相同,兩者都以人性為基礎。

這一段話提醒了我們,東西方思想的發展雖然各有千秋,但是卻可以找出共同的中心思想,這是源自人性的共同基礎。這也展現出「合而不同」的和諧性。這個人性的共同基礎也可以和本期「當代中國哲學專題」的宗旨互相前後呼應。

本期專題邀請杜保瑞教授擔任專題主編,共有以下六篇專題論文:宛小平(安徽大學哲學系教授):〈方東美形上思想的特色與省思〉;賴賢宗(臺北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海德格存有思想與道家哲學的交涉:謝林、尼采、海德格、老子對形上學根本問題的討論〉;杜保瑞(臺灣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對牟宗三批評朱熹與程頤依《大學》建立體系的方法論反省〉;彭文本(臺灣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唐君毅論「個體的自我」〉;劉振維(朝陽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從「性善」到「道德心」──論當代儒學對人性概念的探討〉;黃信二(中原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論儒學之宗教性:以唐君毅、牟宗三先生為例的思考〉。

本期專題書評有如下二篇:蕭振聲(臺灣大學哲學系博士生):〈書評:馮耀明:《中國哲學的方法論問題》〉;陳維浩(臺灣大學哲學系博士生):〈書評:陳來:《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時代的宗教、倫理與社會文化》〉。

本期一般論著一篇:Winfried Löffler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ristian Philosophy, University of Innsbruck, Austria) :“Modern Cosmology – a Way to the Cognition of God?”

以上簡述本刊的一小段發展過程,以及本期論文大要,謹祝讀者諸君展卷愉快。

 九月號專題預告

《人與上帝專題》

在「形上學」的研究範疇裡,最早的專書作者亞里斯多德,把這門學科稱之為「第一哲學」或「神學」。因為在形而上的研究序列中,必然面對所謂「第一原因」或「終極原因」或「始元」等等的問題。這類問題所指向的是一個最根本意義的「實體」(Substance),是一切存有(beings)的存在基礎。這個終極實體的稱號古今中外有許多不同的名號,例如:神、上帝、至一、至善、天、太極、道……等等,但是稱號雖異所指近似。從這個終極實體衍伸出整體宇宙的序列,人也在其中。在有形世界中,人佔有形上學序列的最高位階,他不只是一個世間的存有物,而且也因為他的理性能力,而能夠局部地了解世界創生者對世界的理想與用心。因此,人有高於萬物的使命與責任,比如中國儒家所謂的「參贊天地之化育」等。而西方人文世界裡對於人與上帝的關係,其重視的程度不亞於中國傳統哲學思想。我們可以說「人與上帝」這個課題,不是專屬於某一種哲學傳統的課題,而是形而上學思想中普遍而必然面對的問題。本期專題邀請李震、潘小慧、尤煌傑、馬耘、陳德海分別撰寫相關專題論文。

 

 

 

545151515
Categories: 編後語

Comments are closed.

Loading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