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 尤煌傑
今(2009)年對於《哲學與文化》月刊而言,是一個劃時代的年份。本刊已於今年元月起獲得A&HCI(Arts and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收錄,該資料庫所屬單位Thomson Reuters公司代表梁銘心先生,已於今年4月24日在輔仁大學舉辦隆重而盛大的授證儀式中將收錄證書頒發給本刊。為了讓本刊讀者分享這份光榮與喜悅,本刊已將這份證書影本以及中文譯本加印於本期內頁正文之前。相關的儀式紀錄影片以及本刊的簡報,也將於近日剪輯完成後公佈於網頁,供本刊讀者點閱,後續訊息將於下期陸續公佈。
最近本刊編輯部同仁經常接到來自各界朋友的詢問,想知道《哲學與文化》月刊究竟是如何獲得A&HCI選錄的。我們自覺一個成功的結果不是因為某個單一的元素促成的,而是在許許多多的細節當中不斷累積出來的。同時也為了讓愛護本刊的眾多讀者們了解本刊的過去發展,本刊編輯部將自本期起,在往後的各期封底圖片中附加本刊過去歷史的相關圖片,配合簡短的說明文字,以幫助較為年輕的讀者們了解本刊的發展經過。同時也將陸續以短篇的連載,敘述本刊在過去超過48個年頭中的重要人、事、物對本刊的影響和貢獻。本期正文最後附錄當年《現代學人》季刊創刊號發行時,來自羅馬教廷駐華公使的賀函以及中文譯文。這份具有歷史意義代表神聖祝福的文件與放置在正文之首的今日代表學術肯定的認證,前後輝映,表徵了本刊長久以來的一貫性與對學術的堅持。
在面對這些來自外界的肯定與支持之餘,我們並未因此而自我陶醉,本刊編輯委員會將在近期對於本刊未來的發展做出重要決策,其結果或許不會是立竿見影的,但是一定會在穩健的發展過程中為本刊找尋更佳的發展方向。
本期專題為「安德烈.馬勒侯專題」,這是一位法國文化界的重要人物,其傳奇性一生多采多姿,其重要性在於他對於法國文化政策的影響,以及諸多的文學作品。他或許是一位本地哲學界的陌生人,但是在擁護「博愛精神以及人道主義理想」原則下,他是一位值得認識的文化人。本期專題主編為輔仁大學法文系黃雪霞副教授,邀請專題論文有以下六篇:劉海清(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法語系講師):〈馬樂侯小說的跨文化建構〉;葛尹風(Ivan Gros)(輔仁大學法國語文學系助理教授):〈無藥可救或世界末日——戈亞與《希望》中的絕望美學〉(Sin remedio ou le jeu de l’apocalypse-Traitement de l’expression du désespoir de Goya dans l’Espoir);徐慧韻(文藻外語學院法文系助理教授):〈觀之於物觀在我心:從安德烈.馬勒侯的作品《想像的博物館》引發對「意象」問題之思辨〉;林玫君(文化大學法文系專任副教授):〈馬勒侯的中國小說與小說中國〉;楊淑女(清華大學兼任助理教授):〈《人類的命運》中的複數肉身體驗〉;黃雪霞(輔仁大學法國語文系副教授):〈馬勒侯開啟的文化政策〉。本期專題書評為:錢培鑫(上海外國語大學法語系教授):〈書評:安德烈.馬勒侯:《反回憶錄》〉;車琳(北京外國語大學法語系副教授):〈書評:安德烈.馬勒侯:《西方的誘惑》〉。
本期一般論著為:關永中(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存有想念的溯源——郎尼根《洞察》第十二章第七節前段之提示〉;魏義霞(黑龍江大學哲學院教授):〈「學而優則仕」和「達則兼善天下」——儒家的仕途情結與和諧建構〉。關永中教授在郎尼根哲學思想的深入研究上,素有盛名。這一篇論文是相關主題的三連作當中的第二篇論文,對於有意於郎尼根哲學思想研究的讀者而言,可以有助於觀念的理解。魏義霞教授對於儒家入世服務精神的解說另有一番新意,值得參考。本期青年哲學為:高猛(中國浙江海洋學院教員):〈中國人的恥感與公民道德建構〉。
以上簡述本刊最近發展情況以及本期大要,順此敬祝讀者諸君在即將來到的端午佳節順心愉快。
六月號專題預告
|
《上帝之知專題》 亞里斯多德言,人天生具求知欲。士林哲學繼以意向性來闡述此欲,一方面強調人之知意向存有的掌握,另一方面指出此意向性的動態性,它指向存有自身。意思是,人的求知欲,不停地突破已知,超向未知,只當達到存有自身,即上帝之知,才會得到滿足。《哲學與文化》月刊將在今年六月份推出「上帝之知」(Cognition of God)的專題。非常難得,邀得沈清松教授撰文:〈關於上帝之知的哲學論述:與佛智的比較研究〉,Giovanni B. Sala教授從新士林哲學觀點發表“Die natürliche Gotteserkenntnis”──附張雪珠教授中譯〈自然的上帝之知〉,關永中教授的〈理智神見──聖女大德蘭的提示〉,陳文祥博士對郎尼根的闡述:〈通向上帝的探問〉,及張雪珠教授:〈黑格爾論知上帝〉。 沈教授之文,使上帝之知的討論超越宗教。關教授之文,陳述了基督宗教內,人在神寵愛的光照下,所能達到的理知最高境界。Sala教授和陳文祥博士提出的上帝存在論證,屬於後驗論證,與黑格爾從上而下的上帝之知,途徑正相反。雖然如此,殊途同歸,愈顯上帝光源的燦欄,人之知的有限。知上帝之路,不只一條,而有不同途徑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