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與文化月刊

402期 編後語

Posted by admin On 十月 - 26 - 2010

主編 尤煌傑 

在《莊子.外物》中提到:「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王弼把這個「得意而忘言」的論點在《周易略例.明象》中加以發揮:「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象,得忘象在忘言。故立象以盡意,而象可忘也;重畫以盡情,而畫可忘也。」王弼利用《易經》的理論架構,在「言—意」之間插入了「象」的觀念,成為「言—象—意」的結構。「言」與「象」都是過渡性的「載器」,只有「意」才是最終指歸。作為「載器」的只有工具性效果,所以只要達成目的之後就可以被拋棄了,而「意」則是本質性的目的,是所有之前的「載器」所欲歸趨或揭示的目的本身。這種思想模式,不只是在道家與易經思想的研究中傳承著,它也從中國哲學的本根思想中暈染到文化活動的各個層面,中國藝術的特質就是受到這種思想的影響。《易經》所謂的「象」是特指八卦系統中的象徵意義,但是從廣義而言,這個象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所接觸的各種事物的形象,進而也可以涵括藝術作品所呈現的個別形象,而這些繽紛的形象其根本的價值,在於它可以傳遞某種超越性的意義。

本期專題由劉千美和幽蘭教授主編的「『文』與『象』之戲動專題」,就和中國美學的這種獨特思想有所關係。本期專題論文有以下七篇:沈清松(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中國思想與文化講座教授):〈中國哲學文本與意象的運動——以《莊子.齊物論》為例〉;Jean-Marie Schaeffer(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研究指導、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藝術與語言研究所教授兼所長):〈Genres, between Essentialism and Nominalism〉;以其中文翻譯:劉千美(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東亞系教授)翻譯:《論「文類」——介乎本質主義與唯名論之間》;雷蒙.貝魯爾(Raymond Bellour)(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研究指導)著,劉千美譯:〈雙螺旋——論類比與影像〉;幽蘭(Yolaine Escande)(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研究指導、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藝術與語言研究所教授):〈圖像與書寫之遊戲——論亨利.米修之《表意文字在中國》〉;沈錦惠(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助理教授):〈從超文本論電子書寫的表達素養〉;Ihor Pidhainy(Assistant Professor, State University of Oklahoma):“Text and Image in Yang Shen’s Poetry on Travel”。專題書評部分,有以下兩篇:劉千美:〈書評:Henri Michaux:《亨利.米修全集》評註本〉;幽蘭(Yolaine Escande):〈書評:Pierre Ryckmans:《石濤畫語錄》法文翻譯與注釋〉。

以上簡介本期專題論文,敬祝各位讀者開卷歡喜。

 

 

 

 

 

 

 

 

 十二月號專題預告

荀子哲學中的知識與道德專題

歷史上(自漢至清)之儒者,除西漢賈誼、唐楊倞等少數人外,對荀子的評價總是毀多於譽,而且認為荀子大不如孟子,主要原因即在於荀子主性惡。直到清朝中葉以後,在王先謙等多位學者篤實而客觀的治學態度之下,荀學的真諦與面貌才被披露,荀學的學術地位也才逐漸恢復。12月份的專題,即由輔仁大學哲學系所主任暨士林哲學研究中心主任潘小慧教授主編,就荀子哲學中的知識與道德部分進行規劃研討。藉此確認荀子哲學即便主張性惡,仍是承孔子思想發展而出之一種儒家哲學型態。敬請期待。

 

 

 

545151515
Categories: 編後語

Comments are closed.

Loading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