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與文化月刊

397期 編後語

Posted by admin On 十月 - 25 - 2010

主編 尤煌傑
2007 年3 月在輔仁大學舉辦了一場「創化與歷程國際學術研討會」,此次會議由輔仁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會與美國加州克萊蒙研究大學附設之歷程研究中心(Center for Process Studies, Claremont Graduate University, California, USA)聯合舉辦,邀請海內外及大陸「周易研究中心」知名學者專家多人發表論文共約40 篇。此次會議主旨在於「創化生生」與「歷程思想」,大會發表論文有多篇討論「易經哲學」、「華嚴宗哲學」、「方東美哲學」、「程石泉哲學思想」與「懷德海哲學」。


1971 年美國神學家兼哲學John B. Cobb, Jr.與David Griffin 為研究Whitehead 與Hartshorne 的哲學,創立「歷程研究中心」,(Center for Process Studies),發行《歷程研究》(Process Studies),建立「國際歷程網絡」(International Process Network),致力促進世界各國歷程思想之研究。此為國際上歷程哲學研究的濫觴。於此同時,當代中國哲學家方東美與程石泉二先生也因歷程哲學強調「創化歷程」,而特別予以重視。他們一致認為西方歷程哲學與中國哲學儒道兩家,尤其是「易經哲學」以及「華嚴宗哲學」,頗有會通之處。在「歷程哲學」的這個共同範疇之下,促進了中西比較哲學的進一步發展。
此次會議的餘響仍然縈繞在許多參與盛會的海內外學者的思緒中,也吸引著未能及時親逢盛會的哲學愛好者。為此,本刊特邀請東海大學哲學系俞懿嫻教授擔任本次專題主編,選輯本次學術研討會精華論文,在本刊以專題形式刊出12 篇論文,以饗讀者。由於尚有多篇精彩論文受限於本刊的篇幅限制,不能同時於本期刊出,本刊也將陸續於後續各期分別刊出。
本期選輯之 12 篇專題論文為:黎建球(輔仁大學哲學系教授):〈創化與歷程中的行動理論〉;程石泉(前東海大學哲學系榮譽獎座教授)著,俞懿嫻(東海大學哲學系教授)譯:〈《易經》與懷德海〉;大衛.葛瑞芬(David Ray Griffin)(加州克萊蒙神學院歷程研究中心創辦人/加州聖塔巴巴拉退休榮譽教授)著,俞懿嫻譯:〈創化、神與全球倫理〉;劉大鈞(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理事長):〈帛《易》源流蠡測〉;俞懿嫻:〈《易經》創化概念與懷德海歷程思想〉;安樂哲(Roger T. Ames)(夏威夷大學中國文化研究中心哲學教授)著,俞懿嫻譯:〈「智慧」怎麼了?人之為人、抑或人之成為人?〉;傅佩榮(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方東美先生論「生生之德」〉;葉海煙(東吳大學哲學系教授):〈中國哲學的歷程觀──以方東美的觀點為例〉;王柯平(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方東美的文化理想觀與跨文化探索〉;蔡 仲(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系教授):〈從懷德海「數學之善」反思數學文化〉;柏殿宏(Frank Budenholzer)(輔仁大學科學與宗教研究中心主任、輔仁大學化學系教授)著,鄭喬閏(東海大學哲學系兼任助理教授)譯:〈郎尼根之
為一位歷程哲學家〉;白詩朗(John H. Berthrong)(波士頓大學神學院比較神學副教授)著,俞懿嫻譯:〈道學是否為歷程哲學?〉

 

 

此外本期刊出一般哲學著作書評 3 篇:王建軍(南開大學哲學系副教授):〈書評:吳學國:《存在.自我.神性──印度哲學與宗教思想研究》〉;何佳瑞(輔仁大學哲學系博士候選人):〈書評:趙雅博《談美:從自然美到藝術美》(上、下)〉;張勻翔(輔仁大學哲學系博士候選人):〈書評:潘小慧《四德行論-以多瑪斯哲學與儒家哲學為對比的探究》〉。
以上簡明介紹本期各篇論文之源由,敬祝讀者諸君展卷愉悅,神形健朗。

 

 

 

 

 

 

《中國哲學的人權觀專題》
本期以中國哲學中的人權蘊義為專題。在專題論文方面將有幾篇以孟子、當代影響儒家的唐君毅、徐復觀……等人的人權思想之探索和詮解。人權理論源於西方啟蒙運動時期;發展至今內容多樣、豐富且細緻。人權在當今世界以獲致人類文明之共同價值的共識,面對這一普世價值,本期也有二篇以西方理
論較論中國哲學所呈現之人權思考特色。此外,本期亦有兩篇有關論人權之專書的書評。盼請海內外關心此一主題的讀者能予以閱讀和賜教。

545151515
Categories: 編後語

Comments are closed.

Loading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