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與文化月刊

382期 編後語

Posted by admin On 十月 - 25 - 2010

主編 尤煌傑 

輔仁大學於二○○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召開「自然道德律學術研討會」,作為慶祝輔仁大學八十週年校慶系列學術活動之一。此次會議的緣起在於教廷信仰部曾於二○○四年十一月五日致函輔仁大學黎建球校長,希望輔仁大學能舉辦以「自然道德律」為主題內涵之學術研討會,繼續扮演社會的良知與明燈。其理由顯然著眼於當前社會亟須重新發現並肯定人類的基本共同之自然道德律。所謂「自然道德律」(Natural Moral Law)按照多瑪斯的說法即是「理性受造物所分享的永恆律」。

本專題於上述學術研討會舉辦後,由專題主編按其原先規劃,並經論文發表人重新修訂後投稿本刊,希望藉此重新發現並肯定人類的基本共同之自然道德律。本專題所規劃撰寫之論文旨在指出自然道德律不僅作為國家法律的基礎,在多元社會中,也是多數人得以溝通及合作的起點。同時,自然道德律也應體現為各學科及各專業之倫理基礎;神學的研究,更是需要倫理哲學的自然道德律。尤其,我們也探討此觀念如何存在於中國文化思想中,作為中西可以對話的共同基礎。

本專題共收錄六篇專題論文,包括了自然道德律的中西對比,西洋近代哲學家、西洋當代哲學家的自然道德律,基督宗教觀點、佛法觀點下的自然道德律,以及中國陽明道德哲學與自然道德律等,各篇作者及論文如下:潘小慧(輔仁大學哲學系所教授):〈輔仁學派的天理/自然道德律:以儒家的天理與多瑪斯的自然道德律思想為主的探究〉;俞懿嫻(東海大學哲學系教授):〈洛克與自然律〉;艾立勤(輔仁大學神學院副教授兼院長):〈按馬里旦思想文化、歷史、以及自然道德律的關係〉;王志堅(文藻外語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基督宗教對自然道德律的影響〉;釋昭慧(玄奘大學宗教研究所教授):〈有關「自然律」與「自然道德律」之佛法觀點〉;黃信二(輔仁大學進修部哲學系兼任助理教授):〈論「王陽明道德哲學」與「自然道德律」交融之可能向度〉。

本專題另增兩篇專題書評:王喆(倫敦政經學院博士生):〈書評:菲尼斯:《自然法與自然權利》〉;蘇美芹(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生):〈書評:馬里旦:《自然法──理論與實踐之反思》〉。

本期一般論著刊出莊慶信(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教授):〈台灣原住民的生態智慧與環境正義:環境哲學的省思〉。另外青年哲學專欄刊出梁暉昌(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班)、葉子嘉(暨南國際大學國際企業學系博士班):〈賽局理論初探〉。以上各篇論文以饗讀者,並請各界批評指教。

四月號專題預告

《臨終倫理專題》 

 

關於人之「臨終」的關懷,尤其是安寧療護,已在國內逐漸推展開來,甚至已然訴諸法律(安寧緩和條例)以及全民健康保險的給付。而「倫理」的思量在臨終關懷中佔有相當吃重的份量,因為面對一個人的生死交界的關懷,不是一股好心、善意的同情、憐憫即可能成就的,卻是彼此一種關係的建立。只是關於臨終倫理的探討,學界參與的並不多,因此,本專題即邀請了七位學者以及臨床工作者,依於其各自不同的領域(醫學、護理、心理、殯葬、宗教、哲學等),針對「臨終倫理」之課題作理論與實踐的討論。

 

545151515
Categories: 編後語

Comments are closed.

Loading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