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與文化月刊

373期 編後語

Posted by admin On 十月 - 21 - 2010

主編 尤煌傑 

根據傳統士林哲學對於「哲學」一詞的定義,把它界說為根據人類理性的自然原理窮究諸事萬物的最後原因與原理的科學。至於對「人」的研究,則將他歸屬於形上學的特殊部門,也就是把人當作一個特殊的存有類別來研究,這門特殊類別的研究也就是「人學」(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在英文的man這個字來自梵文的manu,意即思想。在希臘文的「人」字anthropos帶有「從下往上看」的意思。所以這兩種字源上的意思結合在一起,「人」就變成了一個「引頸企盼的思維者」。人究竟為何思索?人究竟盼什麼?這一直是千古以來的哲學問題,古人很明確地認為人當往上看,看得越高,境界也越高;但是近人開始有人懷疑往上看會有什麼意義,要人多看看自己所立足的地上。是不是古人認為人的根源在一個比現在立足的世界更高的超越界,所以人必須往上看,找尋一個回歸之路?(例如柏拉圖(Plato)、奧斯定(Augustine)的形上學思想可為這一方面的代表)那麼近人是否因為認為人的根源就在當前所立足的世界之上,所以應當看著我們的地上,向我們的大地效忠?(例如尼采(Nietzsche)所代表的思想)由於問題的解答並不是那麼直接而明顯,沒有人可以一眼看穿究竟,所以留下很大的思考空間。其實就算人的根源就在我們當前所立足的地面上,這個根源也不會是在我們的腳尖之前的,我們還是得升高我們的觀察角度才能看得遠。再者,往上看的意思未必是物理空間的向上仰視,這也可以是一個類比的說法。就如同亞里斯多德的《形上學》被後人命名為meta-physics,meta原來僅指「在後」的意思,但是也因為它有「在上」或「超越」的意思,所以這個名詞一直被沿用至今。因此,在今天來看,不管人的根源被界說為在超越之天,或滾滾黃塵之地,我們都是需要引頸企盼,才能遠眺前方或上方,去看見人的意義與目的,好作為安身立命的根基。這種想法更加凸顯當代哲學對於「人」的課題越來越重視的傾向。但是人不是一個孤立的存有者,人是一個生存於世界的存有者,所以人與世界的關係才是了解人的意義與價值的重心。

宋儒張載(1020-1077)提出四句話來作建構我與世界共融關係的依據: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根據第一句當中的「天」、「地」、「心」三個觀念,天、地也可以是代表一種客觀世界的存有,而「心」則是代表一種主觀的存有。經由有意識的活動:為天地「立」心,此「立」即為一個動詞,代表一個積極的「實現」活動。在天地間唯獨人有足夠的自我覺醒的意識,能夠促成主客觀的存有實現圓融的滿全境界。

第二句當中的「民」與「命」,「民」代表廣大的民眾,或全體眾生;而「命」的觀念可以追溯自《中庸》所謂的「天命之謂性」,由這裡啟示人性的根源來自無限的存有者的創造或授與或分享。這個「立」的觀念也是一個動詞,它需經由有意識的自覺活動來理解人類與最高存有者之間的性命關聯。

所謂「為往聖繼絕學」,意即在人文思想活動上,存在著一種卓絕的智慧─「絕學」,這個絕學早在過去的先聖先賢的思想中出現過,也就是說在人文的歷史發展過程上,在「過去」的時間中已經出現過;如今我們要來「繼」絕學,意味著要把這個智慧推向「未來」,讓它繼續發揚光大。

第四句話所謂「為萬世開太平」,它的意象是具有前瞻性的,是邁向「未來」創新格局的期待。「萬世」指涉時間的無限綿延,而「太平」指涉人文與自然均衡發展的狀態。我們要:為萬世「開」太平,這個「開」仍然是一個動詞的觀念,也是期勉我們要自覺的有意識的在時間的軌跡上開創穩定而充實的格局。

本期專題為「人生哲學」,所謂「人生」即是一種面對超越之「天」、自然之「地」,以及體察「人」際之親疏關係,的整體。對此一整體的終極性思考即構成了人生「哲學」。本刊很榮幸地邀請莊慶信教授擔任本專題主編,總共提出了九篇專題論文:楊劍豐(南台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尊重:一個後現代社會的生活態度〉,張勻翔(輔仁大學進修部全人教育中心兼任講師):〈融入科學、科技與人文的人生〉,林永崇(元培科學技術學院兼任講師):〈政治參與與價值中立──從羅爾斯和雷茲的不同立場說起〉,徐舜彥(玄奘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講師):〈先秦儒家思想中的社會侷限──社會道德規範〉,莊慶信(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教授):〈環境倫理與人生〉,游惠瑜(醒吾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生命議題的倫理思考〉,辜琮瑜(醒吾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煩惱不安之探究──生命安頓之道〉,蕭宏恩(元培科學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美感與人生〉,黃鼎元(輔仁大學進修推廣部全人教育中心兼任講師):〈宗教探究作為人生哲學的部份之芻議:以多瑪斯‧阿奎那哲學中的目的論為例〉。這九篇論文當中,一篇探討人與超越之天的課題,二篇探討人與自然之地的課題,六篇集中在人際之間(三篇有關社會、政治議題;兩篇有關生命議題;一篇有關美學議題)的課題。探討天、地、人的關係的論文比例,構成一個紡錐形的關係,古今中外的素材盡量涵括,可謂論題分布極為均衡。

本期的專題書評共有三篇:黃鼎元:〈書評:黎建球《人生哲學》〉,張勻翔:〈書評:林麗珊《人生哲學》〉,蕭宏恩:〈書評:馮友蘭《人生的哲理》〉。

另外,加上一篇會議報導:鄔昆如(輔仁大學士林哲學研究中心研究員):〈海峽兩岸「哲學與文化」學術研討會總結報告〉。本期精采論文,值得讀者諸君細細品味,願大家都能滿足於這個有關人生智慧的饗宴。

七月號專題預告

《朱熹哲學專題》

朱熹哲學在當代的研究中實際上成為當代學者定位儒學的關鍵對象,對朱熹的評價等於就是對儒學應該是什麼的界定,儒學究竟是朱熹所結構成的體系為理論的完成,亦或朱熹所完成的理論體系卻成了儒學的歧出?這正是當代朱熹學及儒學研究的核心問題。

此外,繼朱熹龐大的著作叢中來看,如何分析歸納朱熹哲學主張的重點,哪些命題確實是他的創造,還是只是繼承,哪些命題是他最為重視的理論,必須努力申張,哪些同時代以及過去的儒學家的觀點是朱熹最為反對的,為什麼反對?這些問題,從朱熹學的歷史評價與當代研究反思的角度來看,都是重要問題,當可一探再探。

《哲學與文化》下期專題「朱熹哲學專題」期望透過目前從事儒學教學育的哲學界同好的共同深研,再度探討上述諸多議題。第一篇文章是向世陵教授所撰〈朱熹的「性理」學及與他的理本論體系——從二程、胡宏到朱熹的「性善」與「性無善惡」之辨〉;第二篇文章由劉源池講師所撰〈朱熹對張載「心統性情」說的開展〉;第三篇為劉振維助理教授所撰〈論李翱「復性」說之蘊義暨其與朱熹「人性本善」的理論關聯〉;第四篇是傅玲玲副教授所撰〈從朱熹與陳亮之辯論論朱熹之價值觀〉第五篇由沈享民助理教授所撰〈青年朱熹的哲學探索──以《延平問答》對「理一分殊」的討論為中心〉;第六篇為杜保瑞副教授所撰〈朱熹哲學研究進路〉。請大家拭目以待。

 

545151515
Categories: 編後語

Comments are closed.

Loading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