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 尤煌傑
在人類的歷史發展上,藉由爆發戰爭來處理爭議事件,比人類有文獻的歷史記載還要更長久。或許發動戰爭的動機根本就潛藏在人類的暴力傾向基因裡。我們的世界,在廿世紀裡,經歷兩次全面性的世界大戰,損失人命超過一億人,直接戰費超過一兆五千億美元,間接財產損失難以估算。這兩次大戰合計時間超過十年三個月。至於其他零星的區域性戰爭與衝突,則幾乎無日不有。
二○○三年的四月間,美國對伊拉克進行第二次波灣戰爭,這是時間上距離我們最近的大型戰爭。這場戰爭號稱是高科技的戰爭,但是戰爭無謂地耗費生命財產以及殘暴的本質並沒有改變。據統計,波灣戰爭期間一枚高性能飛彈的價格足以供應一所學校的學童午餐長達五年;全球十八天的軍費,足以支付每年將近四百萬兒童的疾病治療費用。戰爭如此龐大的代價,真的能為我們帶來和平嗎?這是值得我們深深反省的。
在去年的美伊戰爭一開打的時候,本刊編輯部就開始展開本期專題的規劃。我們設定的目標是,利用美伊戰爭滿一週年的時機,全面而深刻地檢討「戰爭與和平」這個近乎荒謬與矛盾的組合,從我們的觀點來看,究竟是什麼意義?本期專題主編李立民少將,是本刊首度邀請一位非哲學界的專業人士擔任這項職務,意義非凡。本期專題論文與專題書評的選擇,力求涵蓋與戰爭有關的哲學思維,文化面向,世界大戰略,戰略與戰術的發展,以致返回人文思想的關懷。而所選書評也是與這個大方向相關的書籍為主要考慮。
本期專題論文共有七篇:王高成(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戰爭的研究:一個現實主義的觀點〉,施正權(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從比較戰略文化看戰爭與和平:以美國和中共為例〉,張明睿(台灣戰略學會研究員):〈文明進程的積澱與戰略設計的心理傾向〉,林立樹(輔仁大學歷史系副教授):〈戰爭的藉口與傷口〉,雷敦龢(Edmund Ryden SJ)(輔仁大學法律系副教授):〈重新探討十字軍及軍事修會〉(Reassessing the Crusades and Military Orders),于 宙(國防大學軍略組主任教官):〈從入伍走向戰爭哲學〉,沈秀貞、林志偉譯,魏明德著(利氏學社主任):〈人文傳統、衝突與和平教育〉。本期專題書評四篇:顧立民(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博士生):〈艾文‧托佛勒及海蒂‧托佛勒《新戰爭論》〉,蔡裕明(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韓爾《恐怖活動:戰爭的最新面貌》〉,林寅重(輔仁大學軍訓教官):〈瑪麗‧柯道爾《新舊戰爭-全球時代的組織化暴力》〉,李立民(輔仁大學軍訓室少將總教官):〈喬良、王湘穗《超限戰─對全球化時代戰爭與戰法的想定》〉。
本期一般論著刊出張耀謙(正修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講師)〈莊子對語言之意見的現代考察〉,嘗試從語言哲學與集合論的理論重新考察莊子思想有關是非、語意,論辯等等的問題,是一種對古典文獻的現代詮解,值得注意參考。
五月號專題預告
《廢除死刑專題》 國內對於「廢除死刑」此一議題的研究至今仍是不足,五月份《哲學與文化》將以「廢除死刑」作為專題,對於國內了解何為死刑的真面貌,十分有意義。編者邀請了法律專家、社會專家以及哲學專家從不同的角度分析思考死刑及其背後人權價值觀,不僅企圖更周全的看待此問題,亦以創意性來充新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