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與文化月刊

  • 610期 植物、移徙、文化多元性之藝術與美學專題

    1 導言:植物、移徙、文化多元性之藝術與美學專題 幽蘭、劉千美
    3 迻譯的失落:當代視覺文化與藝術品物質性的消亡 Jean-Marie SCHAEFFER
    15 哥倫布交換與人類世:策展實踐觀點 林志明
    35 偶然存在中的休戚與共:以「24小時睡眠實驗:蟄伏網路演習」植菌藝術計劃為例 鄭芳婷
    57 植物想像下的棲居於世:倪瓚畫樹的啟發 黃冠閔
    79 重思音樂作品:音樂的質料、中介、與技術 楊建章
    97 森林與流域間的生命:團絡存有學初探 龔卓軍
    專題書評
    117 [...]

  • 609期 多元維度的諮商輔導專題

    1 導言:多元維度的諮商輔導專題 黎建球、蘇嫈雰
    5 哲學諮商中靈性議題與對話結構 黎建球
    25 伊比鳩魯情緒自然觀的一個現代討論 劉希文
    41 赫舍爾論悲切:先知對動盪時代的靈性回應 鄧元尉
    61 多元維度的生命詮釋與再詮釋:以呂格爾的敘事理論探討基督宗教諮商輔導方法 張名揚
    專題書評
    79 書評:尤煌傑(主編),《哲學實踐與生命顯揚》 陳靜姿
    一般論著
    85 智的直覺與如相——牟宗三哲學思想論綱 余群
    99 姚際恆對新《春秋》學的繼承與發展——以其對朱子《春秋》說理論困境的解決為中心 [...]

  • 608期 儒家哲學的宗教向度專題

    1 導言:儒家哲學的宗教向度專題 傅佩榮、李賢中
    3 論孔孟天命之可知與不可知 傅佩榮
    19 從荀子之「不能」論其順應之道 李賢中
    37 根源與轉化:董仲舒天論與政治、倫理規範性中的身體向度 林明照
    55 《論語》中的「禱」——德福與信仰的關係問題 許詠晴
    專題書評
    71 書評:Brown, J.R., & McLeod, A. Transcendence and Non-Naturalism in Early Chinese Thought 饒忠恕
    一般論著
    77 [...]

  • 607期 當代天主教倫理學的發展與更新專題

    1 導言:當代天主教倫理學的發展與更新專題 林慶華、張秋梅
    3 賓凱爾斯論基督教倫理學的性質及其基本問題 林慶華
    19 詹姆斯.基南之美德倫理學思想及其對當代天主教倫理學的貢獻 張秋梅
    39 若瑟夫.富克斯的良心觀 曾靜明
    57 論本尼迪克特.阿什利的審慎的人格主義 冉林
    專題書評
    73 書評:詹尼弗.赫特,《承擔責任:狂喜的幸福主義與好生活的呼召》 張秋梅
    79 書評:劉國鵬,《中國化與大公性雙重張力下的中國天主教會》 郭建斌
    一般論著
    83 意識突現與格物致知 [...]

  • 606期 儒學與AI專題

    1 導言:儒學與AI專題 黃信二、黃燕強
    5 論儒家的「道德主體」與AI作為「人工道德主體」之差異——以陽明的「心」觀念為例的反思 黃信二
    23 建構聖人AI及其潛在問題探討 冀劍制
    39 社會機器人的倫理問題——儒家觀點的詮釋 黃秋韻
    57 從宋明理學看人工智能 鄭澤綿
    73 智慧型機器人能否通過「修身」獲得道德情感 張麗麗
    89 AI與生生、親親——以儒家為中心視角的考察 黃燕強
    專題書評
    107 書評:張立文,《和合學與人工智能——以中國傳統和現代哲理思議網絡》 [...]

347期 編後語

 
編輯部
 
在編輯四月號月刊之時,正逢中東地區美伊兩國戰事方殷,人類自古以來解決紛爭的方法似乎沒有因著文明的演進而有所改進,而每當發生戰爭,受害最深的總是無辜的百姓,生靈塗炭、人命如芥的教訓似乎也戰勝不了戰爭發動者所見的私利;在這文明的時代,人們可以運用智慧和理性的方法來解決衝突,但以戰爭的手段解決問題,實在不是最佳的方式!
《哲學與文化月刊》本年度改版後的編輯計畫,所有專題業已排定,工作同仁無不致力於充實月刊的內容和深度,並開始安排下一年度的專題,邀請更多的海內外知名學者擔任專題主編,冀望能夠為學界提供一份專業的雜誌,並推廣給更多的哲學愛好者,此為編輯部同仁們努力的目標。希望讀者們能夠給予我們更多的指導與鼓勵外,更歡迎各位讀者不吝提供文稿發表,以期月刊更加完善。
本月號的專題題目為「魏晉哲學專題」,專題主編邀請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曾春海先生擔綱,曾教授研究魏晉哲學多年,對此領域有著獨到的見解。在專題文章方面,特別邀請相關學者教授撰稿,分別有:
台灣大學林麗真教授撰寫的〈歐美「魏晉玄學」研究概況暨主要學術論著評介〉,林教授專研王弼玄學及東晉玄佛論題,在本期中特別為讀者介紹歐美學者對魏晉哲學的研究成果。
另外由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莊耀郎教授所撰之〈言義之辨與玄學〉,介紹魏晉時期的論題之一「言義之辨」,將王弼等魏晉哲人對名號與事物稱號之間符應問題有精闢的探討與見解。
專題第三篇為周大興先生所撰寫的〈玄與重玄:孫盛的《老子》詮釋〉專題文章,介紹東晉時期的玄學家孫盛的思想,其中針對孫盛反駁貴無論與對名教的批判有其客觀的見解。
以及由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生陳明恩先生撰寫的〈氣化自然,無為而成-略論魏晉玄學之宇宙論面向〉一文,將魏晉時期玄學家們的宇宙觀作一介紹。
最後由專題主編曾春海教授撰寫〈魏晉哲學導讀〉,在此一篇文章中介紹「玄學」的概念涵義,以魏晉哲學中的主要核心問題與意義分別介紹給各位讀者,讓讀者對魏晉哲學有一概括性的瞭解。
其次在專題書評欄目方面,本期為讀者介紹的相關書籍分別為:曾春海教授的《兩漢魏晉哲學史》,邀請元智大學孫長祥教授作書評。另外由本期專題主編曾春海教授評介戴璉璋教授《玄智、玄理與文化發展》一書。以及由輔仁大學博士生彭文興同學評介許抗生等合著之《魏晉玄學史》、蘇嫈雰同學評介李澤厚和劉綱紀合著之《中國美學史(第二卷上)》、何佳瑞同學評介蔡振豐先生的《魏晉名士與玄學清談》。
在一般論著方面,為讀者選錄有: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王海明先生所撰〈「應該」的推導方法〉一文、陜西師範大學教授丁為祥先生的〈理氣、心性與儒佛之辨〉以及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金惠敏先生撰寫的〈孔子的仁學〉三篇大陸學者文章。
以上是本期為各位讀者所編排的文章,希望能陪伴讀者們度過即將到來的梅雨季節!

繼續閱讀 迴響已關閉
Loading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