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後語
黃信二
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本期專題以佛教般若哲學為主題,佛教的般若經典主要以成就無上正等菩提為目標,其修行之道即欲開通菩提道,而菩提道所要求者並非知識上的解脫,而更在追求通達式的認知(penetrating cognition)。此專題統合哲學與宗教,並欲從宗教的立場呈現學界對般若哲學的研究成果,體現哲學以愛好智慧為核心的旨趣。本專題很榮幸邀請臺灣大學蔡耀明教授擔任專題主編,同時邀請此領域專家共襄盛舉。
本期共收錄四篇專題論文,第一篇是蔡耀明教授的論文〈如何從平凡認知提昇到如實智慧:以阿含經典與般若經典為主要依據〉,本文以阿含經典與般若經典為文獻依據,探討從平庸認知提昇到如實智慧的關鍵。全文在論述平庸認知與如實智慧的方方面面之後,聚焦探討如實智慧做為解決平庸認知的弊病之對策,以及由如實智慧導向修行道路的標竿。第二篇論文為劉貴傑教授所撰〈宋元時代華嚴宗人的般若思想〉一文,本文依據《賢首傳燈錄》、《賢首宗乘》所列並有著作傳世的宋元兩代的華嚴宗人,諸如淨源、堯峰、文才、普瑞等人的觀點,論述其性空說與二諦論,彰顯該時代華嚴宗人的般若思想。第三篇是林建德教授的論文〈貫通阿含與般若之間——試探《中論》所論為何〉,本文預設《中論》緊密關乎阿含與般若,乃以般若思想通論阿含,目的是為了開演般若,進而貫通阿含與般若之間;全文以般若通論阿含法義,闡揚般若空性思想,進而構成一詮釋循環以助於掌握中觀學精義。第四篇為Matthew Orsborn(歐慧峰)的論文“From Exegesis to Hermeneutic: Use of Abhidharmic and Mahāyāna Interpretation in the Prajñāpāramitā Upadeśa (Dazhidu Lun《大智度論》)”(從解經到詮釋學:《大智度論》中之阿毘達磨與大乘解釋的使用),本文主要是反思《大智度論》常被視為中觀經典的問題,檢視此論中的詮釋方法,探究其阿毘達磨內容與中觀內容之間的關係。
一般論著部份,本期共收錄八篇論文,第一篇是鄭炳碩教授論文〈由占筮轉向哲理的變革——以《彖傳》的卦爻獨立與解釋空間的拓展為中心〉的探討,本文亦與《周易》相關,以《彖傳》對《易經》的解釋為主軸,將六十四卦分為上下二體,以卦象、卦德解釋卦名與卦辭,而且把構成各卦的六爻分解為個別獨立,把當位、中、相應、承、乘等的爻位關係納入解釋系統。第二篇是餘群教授所撰〈牟宗三「美是氣化之多餘的光彩」內涵探究〉,本文分析了牟宗三所定義的美是站在真善美合一之化境的前提下所分別說中的美,具有濃厚的道德的形而上學的色彩,同時又運用康德與海德格爾理論進行超越,體現了牟宗三復興儒學與實現圓教的宏願。第三篇是龔曉康教授的〈「氣」何以具有道德的性質?——以王陽明為中心的考察〉,本文以陽明文本為題材,並區分「氣」的兩重維度:一方面以「氣」本體為即存有即活動者,視氣具有實現自身的能動力量,具有先天性、靈明性、條理性等特徵,故而陽明可視性氣、心氣、理氣之間一體不二;另一方面,因為「順本體是善,逆本體是惡」,故有善惡的相待發生,「變化氣質」亦成為道德實踐必要的工夫。
第四篇論文為毛朝暉研究員所撰之〈荀子人性論的義理結構與「善」的起源〉一文,本文基於荀子人性論基本範疇和義理結構的分析,認為「性惡」、「性善」、「性樸」三種概括都與荀子人性論的義理結構不符,「心善」、「性善」、「偽善」三種解釋方案也都無法單獨解釋「善」的起源。作者認為「善」從積極面而言乃源於先驗的德性,從消極面而言源於才性的後天強化;欲性解釋了「善」為何必要,才性與德性則解釋了「善」如何可能。第五篇是許鶴齡教授的〈從《易經》哲學諮商反思因應COVID-19疫情——實施遠距上課的「教」與「學」〉,本文嘗試由《易經》之義理出發,反思師生在「教」與「學」中習焉不察的慣性。第六篇論文為劉朝霞教授所撰〈拔理於向郭之外——魏晉逍遙義辯及其意義〉,本文從考察郭象經世致用的思想定位,從合神人聖王為一的政治理想入手,透過《莊子》文本適性逍遙之「性 」局限於個體經驗的有限,虛化價值根源的「道」、「天」等本體,即因其存在理論架構上的先天缺陷,故導致無待逍遙的虛化和有待逍遙的經驗性之封閉。第七篇論文為代玉民研究員所撰〈焦竑與明清儒學轉向〉一文,本文指出明清儒學轉向包含兩條路線:一是明清義理學的轉向,由心學轉向氣學;二是明清考據學的轉向,由以考據輔翼心學轉向以考據反對心學;文中並闡述焦竑之學的時代意義,說明其如何使明清代儒學的義理與考據兩條獨立平行的轉向路徑交匯於晚明,促成心學與考據學間的重心轉移。第八篇論文是劉佳寶教授的〈「羞惡之心」發微〉,本文澄清了對「羞恥」的某些誤解,重新檢視「恥」概念,並從美德與修身成德的角度提出「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視美德與修身成德兩者既相輔相成,有時又存在張力。
回顧本期內容,在專號「佛教般若哲學」部分共收錄相關論文四篇,擴大學界在佛教般若哲學研究的觸角,同時提供哲學即智慧之學的範例。在一般論著方面,則收錄八篇論文,範圍涵蓋整個哲學史:包含《周易》相關論文兩篇,以及先秦孟荀、魏晉向郭、清代焦竑、當代新儒家等論文,內容充實,成果豐碩。在本刊末尾,非常感謝專題主編、學界專家協助撰稿、審查與各項出刊工作,也感謝編輯部同仁努力準時出刊,以本期引人入勝的精采內容豐富了讀者的心靈。
Archive for 四月 14th, 2022
於 2022 - 四月 - 14
文章類別: 編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