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與文化月刊

Archive for 十月 5th, 2018

由 phyTest001 發布 於 2018 - 十月 - 5

編後語
陳文祥
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全球化一詞在當代無疑是一個重要的關鍵詞,從國際經貿、語言、社會乃至於政治等等層面皆曾喊的震天響。一個樂觀的預期是這個世界終將成為一個地球村,從而消弭種族、文化與貿易的壁壘,一個機會平等的世界終將實現。然而不難想見的是,國家間真能協力合作解決包括移民、關稅、國防及至於文化間日益嚴重的衝突,還是最後仍必須回到強權之間的博弈?而所謂的全球化,要不變成強國對弱國的唯我獨尊,要不變成弱國對強國的經濟勒索。因為關鍵的是,全球還是必須回答至少二個問題,即到底是誰能定義全球化,誰在制定遊戲規則?
但無論如何,世界體系的交融還是一個不可逆轉的進程,在其中,上述的議題已受到足夠多的關注,但在文化、哲學與語言的領域,則仍有待學者議論,是以本期《哲學與文化》安排了「差異與對話:全球化時代下的文化交流」這樣的專題,期能對補足相關研究。本期由廣受尊敬的陳文團教授與輔大天主教學術研究院副研究員何佳瑞共同主編,共收錄四篇專題論文。
第一篇論文為荷蘭蒂爾堡大學蒂爾堡天主教神學院系統神學與哲學系哲學教授Peter Jonkers所著之 “The Boundaries of Intercultural Dialogue in a World ‘After Babel’”(「在巴別塔之後」的世界裡面臨的跨文化對話的界限)。作者援引舊約「巴別塔」的隱諭,在承認文化差異下的前提下,探討對話的可能性及其限制。其主張跨文化翻譯的確不可能完美。在綜合高達美及呂格爾的見解後,作者強調,我們無法因為不可翻譯性而放棄跨文化對話,因為這是相互理解的唯一途徑。第二篇論文為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副研究員何佳瑞所撰的〈全球化時代下的文化交流:以莊子哲學中的人性論為起點的探索〉一文,與上篇論文的思路類似,其主張在一元與多元互為主體的文化對話的需求與挑戰之中,尋求第三條路作為參考架構是必要的;不同的是,作者援引的是中國哲學的莊子思想作為可對話性的線索,其認為在此脈絡下思考保留主體性與普遍性是可能的。
第三篇論文為政治大學哲學系蔡偉鼎副教授所著之〈論全球化環境下的跨文化溝通:以生命倫理學為線索的詮釋學反思〉一文,作者主張應藉由考察與分析人文學者和自然科學家二者的之間的跨文化溝通作為具體的方法,而其如何尋求共識,作為溝通與對話的條件,其認為生命倫理學的對話方法值得重視。第四篇論文為泰國易三倉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助理教授王尚文著之 “Globalization as the Locus of Humanity”(全球化作為人性的軌跡)。作者考察全球化的困境,發現我們一方面因為全球化而得利,但同時其宰制世界的危機亦至顯然。在此之下,東方的價值理想或許可提供某些啟發。作者認為,儒家關於人性的洞見與重視以及全人的終極關懷,不失為反省現代全球化思潮的良好範例。
除了上述四篇專題論文外,本期還收錄了七篇論文,有來自韓國外國語大學文理學院教授張英蘭所著 “The Principles of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Metaphysical Basis of Aristotle’s the Mean and Confucianism’s ZhongYong”(亞里斯多德與儒家的中庸之差別化原理與形而上學基礎)、西南醫科大學醫學人文研究中心副教授陳屹所著〈王夫之的人性生成論思想〉、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副教授鄧小虎所著〈荀子思想中的化性起偽與道德動機——兼覆林宏星教授〉、北京物資學院助理教授雷愛民所撰之〈論對「應當羞恥」的誤解及其道德〉、輔仁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周明泉所著之〈法律作為文化精神的社會建構物:論勞思光先生晚期文化哲學的法政思想〉、武漢大學哲學學院講師廖璨璨所撰之〈「繼善成性」的詮釋與明清之際的人性論〉,以及最後還有一篇值得推薦的青年學者,即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博士生劉君莉所撰的〈向「死」而「生」何以可能?——儒耶比較視閾下對「死亡」問題之探究及其意義尋求〉等優秀論文。
上述所選論著皆經嚴格審查而得以刊出,值得讀者諸君一覽究竟。當然,我們也要再次感謝編輯部同仁的仔細編排與校對,讓本期月刊得以順利出版。

文章類別: 編後語
Loading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