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與文化月刊

Archive for 四月, 2018

由 phyTest001 發布 於 2018 - 四月 - 16

編後語
邱建碩
輔仁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當從一個文化移動到另一個文化時,就會產生文化相遇的問題。理想來說,文化相遇可以文化得以進步的機緣。透過這樣的相遇,一個文化可以一方面吸收另一個文化的優點,並修改自身文化的缺點。這種理想的相遇,預設著文化體有著朝向更完善文化發展的傾向。但從現實上來看,文化的相遇經常也伴隨著衝突,在文化面上,強勢者改造著弱勢者。例如,殖民文化就是殖民者以其文化強加諸於被殖民者的文化並予以改造而產生。在這樣的相遇下,弱勢文化經常變得破碎,而其破碎是由來自於強勢文化的元素所縫合,因這種縫合而產生的文化,並沒有文化的完整性,而處在這樣文化的人們,也容易陷入自我認同的困境之中。但因生存的現實需求,因為這樣產生的文化問題,常在第一時間被忽略。究竟在這樣的文化中,自我認同的問題該如何解決?是否回歸原有的文化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呢?還是接受現況,對現有的文化進行更進一步的反省與改造,將之從破碎的文化、縫合的文化轉變成完整的、協調的文化呢?這些問題並無法像個隨興的選擇題或是非題一般給出答案,這得要對這樣的文化處境有更進一步理解,並且在這些理解下,提出的各種可能性進行評估與考量。但這樣的處理,經常只是一種屬於旁觀者的處理方式而已。對於身處於這樣文化處境的人們,無論是任何的理解及可能性,都有著與其他的理解與可能性產生衝突的潛在困境,即每一個困境的處理都可能成為有待處理的新困境。
本專題在文化的面向對離散文化現象,進行了深刻的反省與討論,並提出多種向度試圖來理解這些現象,而思維框架的深度來理解就是本專題的一個重要角度。就如同本期專題主編申寅燮教授和尹錫珉教授所言:「當今的離散則是已經滲透到日常生活中的日常現象。」現今,當臺灣現在已進入新移民與新住民的時代,這樣的現象在我們周遭當然也不會少見。這更可以說,離散文化的問題並非在你我之外的,僅屬於某一群人的文化問題,而是你我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中可能都遭遇到的。盼藉由此專題,能引起大家對這個問題的重視。
最後,謹感謝本期的專題主編申寅燮教授和尹錫珉教授的辛勞,以及所有發表論文的專家學者的貢獻。

文章類別: 編後語
Loading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