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與文化月刊

Archive for 十二月, 2017

由 phyTest001 發布 於 2017 - 十二月 - 13

編後語
陳文祥
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許多學者的研究主張中國傳統的政治與文化具有「超穩定結構」特徵。誠然,在生產方式、教化、階級與信仰的交互緊密鍊結的結構下,中國的歷史常在兵凶戰危的外表下及經歷不同朝代的統治中,仍有著某種難以憾動的內在穩定性。好處是這樣結構似乎讓文化不曾「本質上」的分歧而產生毀滅式的震盪;而可能的缺點則是,似乎也沒有太多新的文化刺激得以真正地浸潤於原有的思維;也因為不同的文明間難以有真正的內在接觸,而使得確實地彼此理解更顯困難。一個可能的演進則是,文明與文明之間轉變成有我無你或反之亦然的零和戰局,如驚弓之鳥的防範彼此而非相互學習。若然,則實非一個好的現象。所幸,我們不僅看到現代的實際的情況並非必然地如此,或已經有所改變;即便在早期的歷史中,我們也看到某些人物帶著某些新的思維,盡一切力量,試圖一方面理解既有的文明,另一方面則企圖鬆動或引領另一套可能的價值的努力,當然其過程可能並非如此順利,但其留下來的印記,現在看來,所代表的皆是非凡的成就。
我們在此想舉出的就是早期的西方傳教士來到東方的中國所行的一切事蹟,包括留下的記錄、翻譯、思想、義舉等等。這一些我們當然可以統稱為傳教士漢學,然而他們在宣揚信仰的熱情下,所行的思想、文化、朝儀或慈善事業,其事功遠遠超越了宗教或「漢學」所能達到的幅度。我們對他們的曾有努力懷抱著無比的敬意,因此有了本期的哲學與文化專題:「十六至二十世紀來華傳教士與中華文化:跨領域的理解暨詮釋」。而由精研此領域之學者潘鳳娟教授以及黃渼婷研究員領銜主編。以下謹錄各篇大要。
本期專題共有五篇論文通過嚴謹審查而得以刊登。首先為醒吾科技大學兼任助理教授江日新所著之〈陌生的哲學及其傳入與接上——利瑪竇的哲學視野之一試探〉在這篇以近代東西哲學交會的利瑪竇經驗為研究對象,是一個重要且有趣的課題,非常值得一覽。第二篇論文為師範大學東亞學系潘鳳娟教授所著〈龍華民《論中國宗教的幾點問題》翻譯初探:以考證邊欄中文和比對註釋為中心〉;其文以明末耶穌會士龍華民的《論中國宗教的幾點問題》一書為研究對象,細緻地考證版本、格式與內容,針對圖像、邊欄中文與註釋的不同,為細膩之作。
第三篇論文為廣州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梅謙立及其同事王格合著之〈超越二元,邁向統一——耶穌會士衛方濟《中國哲學》(1711年)及其儒家詮釋學的初探〉,此文比較了早期傳教士的對中國哲學的不同看法,挖掘了衛方濟試圖建立宋明理學與基督宗的連結。
第四篇論文為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助理研究員黃渼婷所著之〈瑪利亞與婦女──傳教士著述、教會文獻以及女教友書寫中瑪利亞形象的典範移轉、接受與實踐〉,本文以柏應理、與高一志與梵二後的發展等,對基督宗教中的聖母瑪利亞如何在面對異文化,而有的適應與彼此接納,不失為新穎有趣之研究題材。第五篇論文則來自比利時魯汶大學南懷仁研究中心研究主任陳聰銘的〈從光若翰巡閱使的報告看國籍教士地位與擢升國籍主教之問題〉,本文的問題意識為探究早期國籍教士的地位及其擢升國籍主教之過程,從文獻的證據指出其問題、證成其假設並琢磨可能的解決方式,對此不同立場的展開有意義的論辯。
此外本期亦收錄二篇專題書評,分別為文藻外語大學林虹秀老師與同校廖詩文老師所著,也分享給所有有興趣的讀者。最後一般論著亦計有五篇,在此簡錄作者以及篇名,以便查閱。一為輔仁大學哲學系兼任教授高凌霞所著之〈從《天主之城》論奧斯定的歷史觀〉。二為中國大陸浙江工業大學副教授方紅慶所著之〈證據與探究——論證據主義的德性批判〉。三為廣州中山大學哲學系副研究員陳瓊霞所著之〈由《管子》觀齊法家的法治特徵〉。四為上海交大人文學院哲學系助理研究員劉妮所撰之〈《論語》中的「喜」與「樂」〉。最後為黑龍江大學哲學學院教授李安澤所著之〈出入中西,回歸本源:「一代大哲」方東美的學思歷程〉。
以上論文經嚴謹的審查,皆為一時之選,非常值得一讀。最後我們也願意再一次感謝專題主編的費心經營與所有撰稿人的智慧分享,以及編輯同仁的連繫與校對,讓我們得以飽享心靈盛宴。

文章類別: 編後語
Loading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