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與文化月刊

Archive for 十月 26th, 2010

由 admin 發布 於 2010 - 十月 - 26

主編 尤煌傑 
在中國哲學史上大家對荀子已經有了一個刻版印象,那就是他是「性惡論」的代表。因為荀子的名言「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似乎也是代表著對於人性的負面看法。荀子從「生之謂性」來理解人性,而這個「性」的趨向是順著人的欲望而行,所以欲望的漫無節制使人性變成惡,即「善的缺乏」。荀子的人性論無法看出人的本質。他對「性」的定義為:「凡性者,天之就也。」,(〈性惡〉)「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正名〉),「不事而自然謂之性。」(〈正名〉)荀子並不是一個人性論上的悲觀論者,他雖然認為人類天生性惡,但是他仍然相信人類有行善的可能性。這個可能性必須由後天的禮義、師法聖王來達成。他說:「禮義者,聖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學而能,所事而成者也。」(〈性惡〉)在荀子的哲學中,人的本質定義不來自人的天性,而是來自「心」的功能:「人之所以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無毛也,以其有辨也。夫禽獸有父子而無父子之親,有牝牡而無男女之別。故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於禮,禮莫大於聖王。」(〈非相〉)荀子以為人的本質特徵不在於生理構造,而在於他能辨,這種能力是來自心的功能。荀子的「心」的最主要功能是為道德判斷服務,所以強調道德理性而非強調認知理性。所以他說:「心知道然後可道,可道然後能守道以禁非道。」(〈解蔽〉)
總之,荀子區分了心與性的不同,而把心的功能指向明辨道德是非,所以根據這種理論傾向,荀子的思想朝向一個道德認知理論的發展。另一方面,由於人的天性傾向於惡,所以荀子也要求必須建立一個「化性起偽」的教化體系,以使人的行為能合乎「禮義法度」,因此荀子學說也成立了一個道德教育的體系思想。
本期專題為「荀子哲學中的知識與道德專題」,由潘小慧教授擔任專題主編。共邀請六位學者撰寫專題論文:陳福濱(輔仁大學哲學系所教授):〈荀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價值〉;王祥齡(逢甲大學中文系副教授):〈荀子哲學思想核心價值的建構〉;潘小慧:〈從「解蔽心」到「是是非非」:荀子道德知識論的建構及其當代意義〉;方旭東(上海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可以而不能——荀子論為善過程中的意志自由問題〉;張勻翔(輔仁大學進修部哲學系兼任講師):〈本於立人道之荀子「不求知天」與「知天」觀之智德內涵〉;以及青年哲學論文:王楷(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候選人):〈性惡與德性:荀子道德基礎之建立——一種德行倫理學的視角〉。
本期專題書評為以下三篇:戴立仁(輔仁大學哲學系博士候選人):〈書評:儲昭華:《明分之道——從荀子看儒家文化與民主政道融通的可能性》〉;張勻翔:〈書評:韓德民:《荀子與儒家的社會理想》〉;范家榮(明新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兼任講師):〈書評:王穎:《荀子倫理思想研究》〉
本期刊出之一般論著為:方紅姣(湘潭大學哲學與歷史文化學院講師):〈「回到船山」:現代新儒學發展的一個可能向度——林安梧的船山學研究述評〉。由於本文是一篇大陸學者針對於台灣學者的研究論文,於是本刊編輯特別邀請林安梧教授針對方文再行撰文回應,於是形成了一個值得鼓勵與欣賞的學術對話。無獨有偶地,本刊之前刊出之青年哲學專欄論文,鄭維亮(輔仁大學宗教系博士生)之〈初探朱熹的「理—氣」宇宙論〉,得到來自讀者蕭振聲(台灣大學哲學系博士生)批評意見,本刊編輯亦同時邀請鄭維亮先生再予回覆。無論來自讀者的投書意見是肯定的或是批判的,我們均表歡迎,希望透過讀者的積極參與能讓本刊形成一個哲學界進行學術對話的新平台。
最後介紹本期青年哲學論文:陳俊宇(輔仁大學哲學系博士生):〈亞里斯多德式的愛情諮商〉。
此外,為因應網路時代的來臨與為地球的環保盡一份心力,本刊自今年(2007年)起,將總目錄簡化為以主題進行中、英文「分類索引」,省略中、英文「作者索引」之往例。若讀者想以作者做為索引項目,請以網路搜尋方式進行,相信能更有效率地得到結果。
多元論述與溝通、對話,是本刊的期盼。本期出現兩組學術對話,希望爾後本刊讀者能有更多的學術討論意見投稿,多加利用本刊所營造出來的對話平台。謹祝讀者諸君展卷愉快。
一月號專題預告

《哲學的行動理論專題》
在哲學的行動理論中,行動永遠是實踐理論的具體方法。人的生活與理論知識之間,透過自我認識和確立目的準則的指向,才能提供行動成功的保證。明年1月專題預計在透過研究不同理論的內容、活動及態度來思索其「行動理論」的可能。專題內容邀請來自哲學、心理學不同領域的學者提供其研究成果,請關心此議題的讀者期待與指教。

 
 

文章類別: 編後語
Loading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