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與文化月刊

Archive for 十月, 2010

由 admin 發布 於 2010 - 十月 - 26

主編 尤煌傑 
本期的封底圖片,我們介紹了本刊的第十七卷第一期(上期(423)〈編後語〉亦提及「第十七卷」,係「第十五卷」之誤植,特此更正。)自這一期以後,《哲學與文化》月刊做了另一次大幅度的變革,包括直式書寫改為橫式書寫,以利中西文字並列;運用電腦排版;擴增頁數;新增各種專欄園地。我們如此不計工本的投入這本刊物,所懷抱的理想在於,我們並不把她當成一份只是定期匯集哲學論文的發表園地而已,我們也同時關注到做為一份期刊,她應該能夠適時地反映她所處的學術環境的時空條件的變遷,及其產生的軌跡。
這個理念也充分反映在本刊當期的〈社論〉中,對於當時的改版緣由,文中提到「我們為什麼要這麼做?」列舉五大理由:1. 厚植文化的培養及修煉,因為物質饜求總有盡頭,而文化、思想的發展才是無盡的。2. 在文化的發展過程中,哲學的思考尤其重要。3. 哲學如要領導社會,哲學就要具有超越性,不然哲學就不能擔負她所應負的使命。4. 在價值多元的社會中,為人找尋安身立命之所。5. 在兩岸交流日益密切的時機,由本刊來負起連繫未來「文化中國」的橋樑的使命。
回顧我們的改版的動作,它僅是整體文化活動的一個小環節,但是我們本於知識份子的理想,期待於透過本刊的發行,以發揮小兵立大功的效果。凡是從事學術研究工作或學術推廣工作,都是不爭一時立竿見影的時效,我們要爭的是千秋事業的開展。我們過去所得到的成效或外來的肯定,都是彌足珍貴的,也是我們未來繼續努力的動力來源。
本期專題「人與上帝」由本人兼任專題主編,共刊出以下五篇專題論文:李震(輔仁大學哲學系教授):〈對西方文化中無神主義現象的再省思〉;潘小慧(輔仁大學哲學系教授兼主任):〈多瑪斯神哲學中作為「上帝肖像」的人之理解〉;陳德海(輔仁大學哲學系博士):“Existence of God and Human Freedom From Duns Scotus’ Point of View”;尤煌傑(輔仁大學哲學系教授):〈文藝復興時期的柏拉圖主義思想與藝術觀念:以費啟諾和波提且利為例〉;馬耘(崇仁醫護管理專科學校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莊子哲學「天」、「造物者」觀念辨析〉。專題書評為:吳瑞珠(輔仁大學哲學系副教授):〈書評:李震:人與上帝(九)〉。
「人與上帝」這個主題可以列為士林哲學中的「永恆哲學」的不可或缺的論題
之一,李震教授雖然在這個主題上出版了九大冊的著作,而且還在朝第十冊邁進,但總是還有許多值得再深入研究的課題。李震教授的論文之外的其他四篇論文,即是展現了不同於李教授的研究進路,可見「人與上帝」這個論題是個開放性的研究課題。越多的哲學研究者共同來關心這個主題,研究這個主題,才能讓這個主題的哲學價值獲得更大幅度的彰顯。以藝術思想與中國哲學思想為出發點,在這個主題上的探究,就可以說明這個主題的包容性。
本期一般論著刊出中西哲學論文各一篇:Giovanni B. Sala SJ (Professor, Hochschule für Philosophie, München), “Die Natürliche Gotteserkenntnis”;曾春海(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教授):〈阮籍、嵇康對經學的繼承與批判〉。Sala教授的論文在本期雖然在一般論著的欄位出現,但是其內容與本期專題的屬性可以說是相得益彰,所以讀者們也可以把它當成本期專題的補充。
本期另刊出青年哲學一篇:鍾永興(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生):〈試論《周易》「致用之變」——原典與詮釋〉。
以上簡述本期編輯大意,謹祝讀者諸君展卷愉快,神形康泰。
十月號專題預告 
《中西美學相遇之道專題》
中西美學相遇之道,寓意廣泛,既指中西哲學家、藝術家在歷史、文化東來、西往之道途中的相遇,亦指中西哲學家、藝術家在美學議題思考、藝術創新之對話與相遇的可能途徑,但更指在文化視差下哲學家、藝術家對於美感、藝術、創作、存在、甚至生命價值不同理解與詮釋。今天無論哲學家或藝術家皆已覺察東方主義、歐洲理體中心論、或亞洲偏好論的片面性。後現代思惟更覺察存在世界與文化論述之多元、差異、並置、飄移。相遇並不意味尋找相似、或同化,卻反而更在於認出差異後、視域之擴展。本專題特別邀請法國的François Flahault、台灣的林志明、黃冠閔與北美地區的沈清松等專家學者針對此一議題為文撰稿。並有三篇相關書評。精采可期,請拭目以待。
 

文章類別: 編後語
Loading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