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後語
黃信二
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本期內容主要是以中國哲學為主題,區分為二個部分,前半部是專題論著「儒家的終極關懷及其表達形式之反思」,對「終極關懷」(ultimate concern)概念所涉及宗教儀式與生死的課題,以及儒家在宗教追求方面的表現有深刻之分析;本刊後半部則屬一般論著,並以儒道兩家題材為主。
在專題論著部分,刊載之次序約略依循先秦至宋明的次序安排。第一篇是胡建升的〈「曰若稽古」的宗教儀式和神聖意蘊〉,此文可指出有關儒家終極關懷的歷史最早可溯源自《尚書》;本文的主旨與特殊性,在其指出了從口述歷史到書寫歷史兩者間深具意義的變化歷程,並以《尚書》中「曰若稽古」的文化現象說明口述歷史保存在書寫本文中的部分,並反思其中儀式的淵源與其中涉及神聖語境之社會場域。第二篇是張俊的〈儒墨喪葬禮儀之爭論衡〉,本文分析了儒墨兩家雖同有慎終追遠之意,但兩家卻有「厚葬久喪」與「節葬短喪」的差異,本文反思兩家看法相輔相成如何可能,為當代社會之喪葬習俗提供了思想借鑒。第三篇是張美宏的〈《正蒙》對儒家「死生之說」的重構〉,本文提出宋儒理氣的宇宙本體論預設,並將死亡現象還原回無限的太虛之中;並從其中「存沒關切」的邏輯引導至「德福兼致」的實踐層次,充分呈現出張載的生死觀與其民胞物與之理想。第四篇是張清江的〈宗教學視域下的儒家儀式經驗研究——方法論的反思與實例〉,此篇以朱子祭孔的儀式為案例,從方法論角度探討了如何在宗教學的視域下討論儒家歷史上的個體生活經驗,以及其中之神聖性內涵。第五篇是王林偉的〈終極發生境域的開顯:王船山天道論新詮〉,本文從全體性、終極性、發生性與境域性等四種特質,論述王船山的天道論哲學,對其思想進行具體而微的闡釋。以上五篇文章既論及天道思想與生死觀,探討了儒家如何超越生死,亦論及儒家對此問題的「表達形式」,諸如宗教儀式、儀式經驗與喪禮等禮制的問題,充分呈顯出儒家的生死觀與其宗教性之內涵。
在一般論著部分,本刊第一篇張嵎的〈先秦「君子」意義的流變〉,本文從有別於一般從道德修養進路析論君子的概念,而改從「在位者」或「有地位者」的角度分析先秦君子的多元性意義,擴大了對此概念之解釋範疇。第二篇吳忠偉的〈「義」與早期中國的「邦邑」共同體〉,本文將「義」的內容從孟子的「德性」的「義」還原回孔子之前,特別指涉有關「城邦」之「公事」之義,並藉此說明早期中國「邦邑」共同體瓦解之命運。第三篇陳贇的〈「無用之用」與「至人無己」——以《莊子.逍遙遊》為中心〉,本文以大瓠與大樹兩個寓言,說明莊學去主體性的思想,一反儒家重主體性的特徵,說明無用之用與使物兩不相傷與兩盡其性的莊學目標。第四篇許家星的〈理學範疇詮釋之演變:以「字義」體為中心〉,本文從較寛廣的視野,觀察宋明理學特別是朱子與朱子後學對「字義」體的重視與發展,開創了一直指範疇式的對古代經典的詮釋方式。第五篇王玉彬的〈「道的突破」與「仁的醒覺」——老子、孔子之哲學突破的理論進路〉,本文以「哲學突破」概念,彰顯了儒道兩家在春秋時代的理論創新;指出老子採取了批判文化傳統與反對「王官之學」的理論進路,而孔子則反之,採取了存續禮樂並重振周文精神的方式。這些孔老哲學中深具突破性的概念,同時使兩家在中國哲學發展史上開創了新的紀元,並規劃出影響此一民族最為深遠之思想背景。第六篇是苟東鋒的〈前孔子時代的名學〉,本文探討了當前名學研究的瓶頸,重返與省察孔子前對「名」概念的發展,從而提出名分和名聲兩組概念,說明其與孔子之正名與後世儒學發展出內聖外王概念彼此間的重要關係。第七篇是趙敬邦的〈論儒學在唐君毅先生哲學中的角色——杜保瑞教授文章讀後〉,本文以杜保瑞教授一篇批評唐君毅先生的文章為引言,指出唐君毅的哲學並非以客觀座標引介耶佛兩教,而是視兩教與儒家思想平行,可共攝於其個人的哲學系統之中,並對杜氏的觀點提出反思。
本期的出刊非常感謝諸位撰稿人提供精彩之鴻文,亦感謝編輯部同仁的努力使月刊能準時付梓,在此誠摯感謝諸位辛勞與奉獻。值此歲末年初、春暖花開之際,亦敬祝本刊讀者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新春吉祥,事事順心。
‘編後語’ 分類彙整
於 2017 - 二月 - 13
文章類別: 編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