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後語
黃信二
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目前國際上有一種民族主義重新再起的潮流,在經濟方面,從全球化的經濟類型,亦有逐漸回歸區域自我中心經濟的型態。政治方面,意識型態充滿亦了以民族意識、個別宗教意識為基礎的對抗風潮。在此種對立與衝突下,當今的全球局勢可說充滿了對抗張力,以致於各種衝突可能性增加,也讓世界的局勢危機四伏。在此種政治經濟衝突之下,文化的衝突其實是前者的歷史背景,因此,回顧過去歷史上的文化對立、衝突,乃至於文化的調和就更加迫切需要,也是刻不容緩的探討議題。本期專號,很榮幸邀請在文化比較、中西宗教融合,特別是儒耶對談研究方面的專家,提出過去東西文明對話的歷史背景,透過五篇論文、兩篇書評組成專題,將這段歷史背景與讀者共享。
在專題論文部分,第一篇是魏義霞教授的〈早期現代新儒家對西方宗教的立場和態度—以康有為、梁漱溟為例〉,本文透過早期代表性學者康有為、梁漱溟文本,分析現代新儒家對新儒學建構的多維性、複雜性和變化性,同時揭露早期現代學者對西方宗教的不同立場和矛盾心態。第 篇是陳振崑教授的〈唐君毅與儒耶會通―兼論心靈主體的超越性〉,本文透過唐君毅先生所闡釋「心靈九境之超主客觀境界」中的儒耶二教之相互理解,思考提升心靈主體性的開放性或超越向度的可能,引導吾人避免落入道德主體性的傲慢、狹隘的種族主義或理智至上主義的自我封閉。第三篇是王秋教授的〈當代新儒家論儒學的宗教性及跨文化對話——以杜維明、劉述先、成中英為中心〉,本文以當代新儒家學者為題材,並對照馮友蘭、梁漱溟等第一代新儒家,以及第二代新儒家牟宗三、唐君毅和徐復觀的觀點,指出第三代新儒家的目標則更多的在闡釋儒學自身的宗教性,進而發展出基於儒學宗教性的不同考察而推進中西之跨文化對話。第四篇是李勇教授的〈人性與天道:李震的易學思想〉,本文針對臺灣新士林哲學的貢獻提出看法,以李震教學的易學研究為基礎,指出新士林學派的重要特徵在突出天道、乾元的神性義,強調人性修養的天道基礎,以補充春秋以來易學傳統重道德輕宗教的傾向,此文指出當代新士林哲學詮釋古典易學的重要進路。第五篇是汪惠娟教授的〈羅光 對儒家「宗教哲學」的闡釋與建構〉,本文以20世紀被譽為「聖堂學者」的羅光教授為主題,分析此位身兼儒者與天主教傳教士學者的儒耶對談工作,彰顯其畢生一方面試圖完成天主教的中華化(本土化),一方面也嘗試為儒家文化注入活水的理想。
在專題書評方面,第一篇是郭延成教授評論的〈《仁愛與聖愛——儒家道德哲學與基督教道德哲學之比較研究》〉(本書由趙士林主編,2018出版),文中首先介紹對本書七個章進行簡要概述,同時對其涉及的核心範疇加以辨析與闡釋,說明最終此書如何將其理念延伸至社會領域。後半部則從方法論的觀點,檢視本書的新方法、新材料的使用;並指出該著的不足處在於未將西方基督宗教分裂後的各個教派思想,以及在不同發展階段的重要理念都涵容進去,以此提醒讀者更多元的思考方向。第二篇書評是明曉旭教授評述的〈《當基督遇到儒道佛——中國文化與基督信仰的對話》〉(作者:梁燕城,2016初版)一文,該書是梁氏與國內外諸多知名學者對話錄(共19篇),全文從該書內容概要及架構出發,進一步分析梁氏獨創的「彩虹神學」,並透過中國哲學中的「感通」作為關係本體論的出發點,指出梁氏如何論證中國哲學中隱含的和諧觀,以為其彩虹神學的合理性提供基礎。
在一般論著部分,第一篇是王涵青教授的〈劉宗周的《論語》詮釋方法——從《論語學案》談起〉,本文透過劉宗周的《論語學案》,體現劉氏透過「主敬」解決理學與心學之爭的弊端。同時,亦透過對「一貫之道」的詮釋貫通學脈與道體、本體與工夫,展現其心學立場;再以「理一分殊」之方式強調不宜忽略具體實踐的工夫,展現劉宗周的理論特色。第二篇是王慧宇教授的〈現存最早的歐洲語言《大學》譯本析論〉,本文根據羅明堅譯介的《大學》分析其成書歷史,並考察其中的儒家核心概念特點,有助於讀者觀察儒家與天主教在古代經典中互相理解,以及其核心概念的譯介問題,亦有助於觀察儒家和耶穌會在「成人」問題上的理解。第三篇是邵鐵峰教授的〈海德格爾與奧古斯丁的恐懼詮釋〉,本文以奥古斯丁和海德格爾的「奴性的恐懼」、「潔淨的恐懼」為分析主軸,視將前者將潔淨的恐懼及本真生存的驅動力排他性地繫之於上帝,視後者則傾向於將焦慮系之於此在自身的生存,將此一歷史性議題進行深刻的對比研究。第四篇是谷繼明教授的〈《易象》與周禮〉,本文以韓宣子聘魯所言「周禮盡在魯」之事,區分周魯、晉秦與楚三組文化,進而提升周魯的《易象》的地位,視其具有禮典的意義;從而引伸出也正是周禮對《易象》、《春秋》的這種定位,才使得孔子刪述六經成為可能。第五篇是陳永寶教授的〈從朱利安的功效論談朱熹的「興」觀念〉,本文借由朱利安提出的「功效論」,透過勢、意、情、景、顯、隱等概念,詮釋朱熹理學思想中的美學思想,試圖回避傳統上分科治學後的觀念的偏見,試圖還原朱熹美學思想的全貌。第六篇是姚鶯歌的〈近現代中西交融視域下的《大學》新詮——以馬相伯為例〉,本文闡述進現代教育家馬相伯先生思想,以《大學》「絜矩之道」為主軸論述其如何進行東西會通,將古典文本融入西方科學與哲學的精神。
本期內容除了專題論文探討中西思想對話,儒耶宗教的溝通與融合,在一般論著中,也有部分文章涉及相同的主題。這些主題都說明了當今學者們的共同關心目標,都在與東西方衝突下的文化發展,關切新世紀文明發展的新方向,這些探討都可以作為未來政治經濟對話的理論基礎。我們希望透過本期專題的分享,可以讓全世界讀者共同重視東西文明對話、宗教交談等深刻議題。也希望在民族主義與區域自我中心抬頭的趨勢之下,面對新一輪東西文化衝突時能夠更為冷靜,利用過去東西文化會通的經驗,參考過去學者們解決問題化解衝突的智慧,在未來能夠有更深刻與成熟的討論,以作為新文明發展與對談的理論基礎。
在開學之際撰寫編後語,時間上感覺有些忙碌與倉促,但是這項議題非常的具有時代意義,也希望能喚起更多讀者的注意。最後,非常感謝撰稿者、審查人、以及編輯部同仁的大力協助;也祝福讀者在秋高氣爽的季節,一切平安健康,展卷愉快!
‘編後語’ 分類彙整
於 2020 - 九月 - 25
文章類別: 編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