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後語
黃信二
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中國傳統的身心論是當前學界研究的新方向之一,從過去偏重「即心言心」的特徵,擴大其面向至「身」與「心」兩範疇結合,使中國哲學的研究目標從傳統的「天人合一」擴大至「天人同道」與「心身和諧」等更多元的向度。具體而言,即統合自我、他人、社會與自然,追求一種結合個體生命和外在宇宙的完美人格。在過去歷史中,儒釋道三家理論都內含豐富的統合身心觀的文本,各種經典諸如孔子、孟子、老子、莊子、列子、阿含經等,都為理解傳統的身心觀提供了諸多智慧。本期專號很榮幸邀請高宣揚與杜保瑞教授擔任專題主編,以「中國傳統的身心論」為題,提供當前身心觀學界最新研究成果,以下即說明各篇文章要點。
本專題第一篇文章由高宣揚教授撰寫〈《黃帝內經》生命觀新探〉一文,本文對《黃帝內經》重新解讀,強調《內經》以陰陽五行之道為原則,一方面詮釋人與宇宙關係,以及自然與人體健康的關連性;另一方面,則主張生命整體與其內在自我創造和協調統一的根本能力,從此兩方面體現傳統思想對生命的珍重與其中豐富的生活智慧。第二篇文章為杜保瑞教授與博士生王雯雯所撰〈從工夫論進路談中國儒道哲學的心身關係〉一文,本文以中國儒道哲學為主軸,以孔子、孟子、老子、莊子、列子為案例,說明中國哲學以「人」為主體,重視個人的道德實踐與修養,其文本中即預設身心互有交涉,故最終方能提升生命主體的能力。第三篇專論為雷靜教授撰〈寂感與心身:以王陽明理學詩為例〉一文,本文以陽明詩文為探討文本,以「觀月悟性」為工夫教法,透過「觀月有感」論述寂感一體的原理,以及人與自然的關係;並主張「元聲」為可反映了心身一如之樂,詩歌中發出元聲的身體,即為心體流行的中和之氣的實體,亦即為道體落實於「樂」之身體。在專題書評部分,則由王涵青教授評論陳立勝先生大著《宋明儒學中的「身體」與「詮釋」之維》一書,作者首先說明此書結構,以前六章屬「身體之維」——即以「回到身體」為目標,論述當代思想的身體轉向與儒學於其中的可能關連性,進而呈現出儒家的道德意識內含「具身意識」(embodied consciousness);其次,本書後四章則屬「詮釋之維」,透過朱子讀書法、陽明四句教的三次辯難、儒學經傳中「懷疑」與「否定」的言說方式,以及《大學》詮釋中的「親民」與「新民」之辨等例證,彰顯本書作者對儒家修身工夫的關懷,並強調在中國哲學論域中,「以心主身」是理解心身關係的主要原則。
本期一般論著共有六篇論文,依排序說明如後:第一篇為陸敬忠教授的〈黑格爾《邏輯學》〈絕對性理念〉辯證法之生成脈絡與概念義理初探〉一文,本文首先揭示黑格爾辯證法的生成發展史,說明其辯證法如何與傳統邏輯逐步地脫離斷裂,以及對柏拉圖及康德的辯證法的省思;其次,則對其「理念」的體系性及概念性意義進行分析,更詳細說明「概念」與實在性(Realität)的「玄思性符應性」的統一性,以及絕對否定性的辯證性過程。第二篇為鄧元尉教授的〈從列維納斯的他者哲學論與不在場者的倫理關係〉一文,本文主旨不同於一般倫理學的思考預設他人的在場,而基於列維納斯的「他者」哲學來討論一種以「不在場」作為前提的倫理,論及他者作為不在場者與自我之間的倫理關係;全文從觀照自我身上而揭露了「為他者死」的主體存在結構,說明此結構強調了責任的獨特性,並透露出自我乃是作為倖存者而在一種時間錯置處境中替代他者活在當下。第三篇為張立恩教授的〈《公羊傳》、董仲舒、何休對「褒貶」之詮釋與推進——以其關於諸侯稱謂之一字褒貶為例〉一文,本文主旨在於從《公羊傳》到董仲舒、何休對「褒貶」概念的不同觀點的分析,闡述《春秋》對於漢代政治治理的影響。第四篇為劉君莉教授的〈晚清使官「入耶穌教國」對基督教的見證與誤讀——以晚清使官「使西日記」為中心〉一文,本文依據「使西日記」文本,說明晚清使官雖對於「耶穌之道」的「自養光明」教義表示認可,但因「耶穌教國」、「爭戰殺人」與「鴉片流毒」的歷史現實,以及以儒家「智仁」為判定基督教良風美俗的標準,故使其對基督教乃採取一種反駁、質疑、排斥的立場,作者對此進行詳盡的回顧與闡釋。第五篇為賴區平教授的〈經子關係的異域闡釋——荻生徂徠對儒家者流的批評〉一文,本文旨在透過荻生徂徠觀點批判傳統儒學價值,彰顯徂徠批評儒家言是一種與外人爭訟、深究禮樂的形上根據、離禮而直接求義的空言議論;作者促使吾人重新檢視議論之邏輯與工夫之邏輯的內在關係,議論的意義和位置,以及經子之辯等重要問題,希能促進傳統儒學研究方向的自我省思。第六篇為王明華教授的〈從《東見錄》論關洛學術異同〉一文,本文主旨在彰顯呂與叔所記《東見錄》一書中二程評議關學與洛學的異同;特別是從「清虛一大、心小性大、以養氣為助」三方向,既指出關洛二學的差異,亦強調其以辟佛為目標的特性。在青年哲學部分,本期刊出博士生李蓬雲的〈從華人輔理主教的設置看民國天主教本地教會的建設與革新〉與唐哲嘉的〈林兆恩《道德經釋略》中的儒道會通思想——以「仁」為詮釋中心〉兩文。李蓬雲的文章以1931年羅馬教廷任命楊福爵為廣州代牧區輔理主教為案例,並以廣州代牧巍暢茂的建言為分析對象,反思民國時期來華傳教士對於教會與社會二者關係的不同思考,以及對於本地教會的建設路徑的不同認知。唐哲嘉之文則以林兆恩撰《道德經釋略》一書為分析對象,闡述老子所反對的「仁」乃是假借「仁」之名的「非仁」,即以「不仁為至仁」的觀點,論證林兆恩的老子之學實與儒家之學無異。
本專號共刊出專題論文與書評共四篇,一般論著與青年哲學共八篇;本期編務工作能順利完成,在此向兩位專題主編與諸位撰稿人、審查人致上最深的謝意;最後,也感謝編輯部同仁的細心編校與對時程的精確掌控,使本期論文能順利刊出,提供讀者豐富的精神饗宴。期待本專號主題對儒學史中的身心論能提供一新的視野,亦能對當代的中國哲學研究有新的開拓與進展。
‘編後語’ 分類彙整
於 2023 - 四月 - 20
文章類別: 編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