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與文化月刊

‘編後語’ 分類彙整

由 phyTest001 發布 於 2023 - 八月 - 2

編後語
黃信二
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本期「中國哲學中的經學與子學關係研究」專號,很榮幸邀請到吳根友與黃燕強兩位教授擔任專題主編,策劃各篇精采之鴻文;誠如專題計畫書中所言,專題構想乃立基於中國哲學思想發展演變的大背景梳理「經學」與「子學」關係之緣起與流變,一方面考察某一哲學史段落或某一思想家對經子關係的思考;另一方面,則歸納出若干命題、範疇和觀點,集中反映經子關係的具體內涵,此即本專號主要的研究動機。以下簡介專號的各篇論文內容如次:
第一篇是吳根友教授所撰〈劉勰的經子關係思想探論〉,本文針以劉勰的《文心雕龍》的〈諸子〉篇與〈滅惑論〉為素材,以「經子關係」與「經文關係」為方法性的研究架構分析其中的五經與文章學的關係。就〈諸子〉篇與〈宗經〉篇而言,強調「聖賢並世,經子異流」、「肯定先秦諸子作品皆是入道見志之作」,以及從文章學的角度認定「經正而子奇」故要以正御奇等方面;而在〈滅惑論〉一文中,主要強調儒家思想與佛教教義不相衝突,儒家聖人與佛教聖人不相乖違的儒佛和合論。第二篇則是齊婉先教授所撰〈朱熹之《莊子》文本詮釋應用於《四書章句集注》之意義〉,作者爬梳朱熹應用《莊子》注疏《四書》之實例,表現其融合二程莊學詮釋之理解視域,並指出朱熹如何闡發其思想體系進行經書與子書的文本對話,回應當時理學困境進行自省,尋求轉化並與道、釋對話互涉之發展。第三篇是拙作〈從表達起點論陽明對孟子之詮釋意涵〉,本文探問陽明對孟子的詮釋意涵,反思兩人觀念是否內含共同的精神,考慮其理論表達的起點、理論的第一設定之實質內涵,並依此反思孟子與陽明間的經子關係。本文重點在於反思為何孟子與陽明的核心文本,其文字表達系統既內含「人性為善」的重要主張,亦同時存在文字性表達仍「未能完全呈顯其精神」並「有賴修養工夫」加以彰顯者;此思考脈絡的目的即在檢視陽明學的「表達系統的完備性」是否充分,此即本文所言對「表達起點」或「表達系統的發生項」的問題檢視與反思。第四篇是蔡家和教授所撰〈唐君毅論朱子詮釋《大學》之經子關係〉,本文以唐君毅先生對朱子《大學.格致補傳》的見解為題材加以反思,針對唐先生欲將《大學》格物致知說放回中國哲學原論之處,進而追本溯原對朱子做法提出評論,探討其貢獻與缺失。第五篇是黃燕強教授的〈馮友蘭「原儒」及其經子關係論〉,作者闡述馮友蘭以思想史的三個維度探尋儒家的起源,分別是從歷史維度強調作為思想流派的儒家是孔子所創始、從現實維度論證儒家的現代價值,以及從未來維度重建以儒家哲學為主體的新道統,建構其新理學體系,並將儒、道、名家、玄學、禪宗和理學皆納入其道統譜系,體現其道統觀具有的開放性。
在一般論著部分,第一篇是李瑋皓〈比較視域下牟宗三與唐君毅「宗教詮釋」較析——以基督宗教為核心開展〉,本文透過「護衛傳統」與「兼容並蓄」、「離教」與「歸向一神境」,以及「只有我沒有祢」與「我與祢的感通」等架構,解讀牟宗三與唐君毅先生所詮釋的儒學宗教性,詳細分解兩人理論的不同特性與優缺點。第二篇是林孝斌所撰〈內含他者意識之主體性的生成與張力化解——對《周易》〈訟卦〉的生存分析〉,本文嘗試避免「觀念先行」的閱讀視角,在生存分析視角下,對〈訟卦〉從問題意識、情感傾向與概念體系這三者間的互動關係展開解讀,以析取〈訟卦〉中內含他者意識之主體性的生成以及它在處理「主體間」生存張力時內在的原則與原理。第三篇是龔開喻的〈陶奭齡論「惡之根源」——兼與劉宗周相較〉的研究,本文通過區分「根源」與「起源」的不同,指出陶奭齡認為「過、惡」起源於意念這個環節,一念之不正即產生了「惡」;相對而言,劉宗周從人的意識中更為隱微幽暗的層面對「過、惡」之起源與生成過程進行了考察與論說,相較之下更為「徹底而窮源」,使得儒家關於「過、惡」問題的理論更為完備與系統。
在青年哲學部分,本期收錄的第一篇是崔雅斌的〈太虛大師三教觀研究〉,作者論述佛教太虛大師的三教觀,此三教觀對儒道二教的核心觀念進行了批判,同時亦內含以佛教融攝儒、道的構想,對於今日多元文化的對話仍具借鑒意義。第二篇是車孟欣的〈愛瑞傑納的預定論及其倫理意義〉,本文闡述愛瑞傑納從「predestination=being」的義旨出發論預定關涉天主的本性,並試圖以本體論來闡釋神學預定論;此外,亦說明此預定論如何融入其構建的「自然」哲學體系之中,從而明確了預定的形而上學意義。第三篇則是書評,本期收錄林彥廷評論方維規先生所著《什麼是概念史》一書,作者對方氏著作的內容架構與特色兩大方向有深入淺出與細緻的分析。
本期的順利出刊,非常感謝專題主編與相關學者專家、審稿人的辛勞,也感謝編輯同仁的努力;希望專題內容能豐富過去學界較缺的對「中國哲學中的經學與子學關係研究」的成果,期許運用文化比較與哲學詮釋相結合的方法,使經典的古今詮釋相互對話,亦使經學與諸子學相互融通,對在對話與融通中探尋儒學思想發展的內在邏輯,亦能對當代的中國哲學研究有新的開拓與進展。

文章類別: 編後語
Loading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