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後語
邱建碩
輔仁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過去」從來不只是時間的消逝而已,「過去」是一種未消逝的發生,在生命中、在存在物之上,這種的發生以歷史的方式留下來,而刻印著歷史的是那一件件的事實。歷史的事實是不可改變的,當它發生在生命或存在物之上時,它們就承受著這樣的事實,或者說,這就是關於它們的事實。但即使承受著這樣的事實,但不表示這樣的事實也是被接受的。事實的接受與不接受對於歷史事實的改變與否並不造成差別,因為它是不可改變的。如果希望透過不接受事實而改變事實,那將是徒勞無功的。若是如此,那為什麼當我們遇到對事實的不接受時,就會產生一連串的違逆事實的反事實思維呢?對於堅持著事實不會改變的人可能會認為,這只是基於一種逃避事實的人生態度而有的表現而已。但對於那些關心生命或存在物的人而言,生命或存在物並不只是事實或說說歷史的事實的構成物,還會有更多尚未到來的事實將會發生在它們身上。即將到來的事實並不表示那些事實會到來,而是意味著還有更多的事實會到來。並且,在那更多的會到來的事實中,如何不會有與過去相同的事實發生。如果是第一種想法,那麼反事實思維要面對的是關於採取的人生態度的問題。如果是第二種想法,則是未來如何能夠與過去不同或過去的事實如何能夠不重覆出現,即使這樣並不保證可以排除它重覆出現的可能性。對於事實的認識一直是在發生了什麼的基礎上來進行,但反事實是沒有發生的,如果發生是成為事實的基本條件,那麼反事實就沒有滿足這個條件。若是如此,那麼反事實語句所指稱的對象究竟為何呢?從模態的角度來理解或許能夠給出一個答案。但是模態的思考是否成立,又或者在什麼意義下才能成立呢?這關係到以模態思考為基礎對反事實的理解。這些問題是日常思維的一個面向,但在學術上也得到了良好的注意與展開。
本期由王文方及王聰兩位教授共同主編「模態認識論研究」專題,共包含了七篇專題論文及一篇專題書評,分別從反事實條件句、物理的偶然性問題、形上模態認識、反事實推理等主題,透過知識論、形上學、邏輯等各方面討論,對模態認識論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度的研究。
本期的一般論著收錄了四篇論文。中原大學黃信二教授長期關注網路世界發展相關議題,在〈「良知坎陷後」能否透過「AI的潛能」而復歸道德主體——一種「存在系統」與「數據系統」之間互動可能性的分析〉一文中,以牟宗三先生詮釋的「新外王」觀念為基礎,與以科技為主的當代思維進行對話。西南財經大學潘斌教授與李楠博士生合著之〈顏元禮學的人性論基礎與實用精神〉,文章中以顏元的學說為核心,考慮人性的踐行問題,而踐行不僅僅當考慮實用精神,更是要建立在與理相合的行為之上,禮樂則是教化人性以合乎理的重要途徑。東南大學周曉露副教授在〈論孔孟的道德真誠機制——以「名」為視角〉一文中,透過將「名」理解為一形式角色,進而區分出孔子與孟子對道德來源的差異理解。中山大學哲研所博士後盧俊豪助理研究員的〈道德規範性的先天情感方案:二階移情的指稱固定與道德薄概念〉一文,探討了斯洛特在道德情感主義立場所提出的道德規範性方案,作指出在原始方案僅能對應於「道德薄概念」,他針對於實踐性意義強的道德概念,提出了補充的方案。
‘編後語’ 分類彙整
於 2023 - 十月 - 6
文章類別: 編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