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後語
傅玲玲
輔仁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自孔子以降,儒家思想在人生、社會、政治等方面的探討,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主要成份,本期由陳文政教授擔任專題主編,擘劃「儒家哲學與政治發展」專題,刊載之論著或為儒家政治思想之研究,或以政治學為視角予以探討,或以當代臺灣及中國大陸之民主發展進行反思,盼能為讀者提供多元之觀點。
本期各篇論著,吳進安教授(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應用研究所)以〈儒家政治哲學之分析與批判——以古典儒家為中心〉為題,認為「德治」觀念乃是儒家政治哲學無尚的核心價值,以道德建構實然世界的秩序,乃是儒家哲學所推崇的理想政治的典範,文中從天命觀、王道觀、德治主義等觀點入手,進一步對儒家政治哲學進行批判。潘小慧教授(輔仁大學哲學系)則發表〈荀子以「君—群」為架構的政治哲學思考〉一文,由荀子政治哲學的基本概念著手,並深入探討「君-群」二概念之關係,試圖尋繹其中的人學基礎,並肯定荀子之學是儒非法。由廖義銘教授(國立高雄大學政治法律系)及匡思聖教授(元培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合著之〈先秦儒家思想與後現代政治倫理——從「新修辭學」觀之〉,試圖依據佩雷爾曼之「新修辭學」中的三大理論內涵:反笛卡爾思想、聽眾分析、及論證前提與方法,來分析先秦儒家思想之主要論點,並結論出:先秦儒家的修辭前提多採「層級性的價值」,並且擅長運用「離析法」之論點,表現出先秦儒家能夠包容社會價值與人性中的多元而差異性。曾國祥教授(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之大作〈牟宗三與黑格爾式自由主義:一個歷史的重新評價〉中,認為牟宗三同時受到康德與黑格爾的影響,欲透過對牟先生政治思想的研究,探尋新儒家與自由主義之會通的另一路徑,也就是「儒家自由主義」作為一種「黑格爾式自由主義」 的「歷史可能性」。黃城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研究所)及陳偉杰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際僑教學院)共同發表〈儒學與民主:臺灣民主化脈絡下的回顧與前瞻〉一文,從三個面向回顧臺灣民主化脈絡中「儒學與民主」的關係,並以前瞻的角度來分析臺灣未來民主化脈絡下的「儒學與民主」關係,歸納出儒學與民主相互競逐、相互補充、相互修正的多元關係。陳文政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單文婷教授(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傳播學院)合作發表〈儒學與民主:中國大陸民主化脈絡下之挑戰與機遇〉,則嘗試將「儒學與民主」關係之探討,置於中國大陸民主化之脈絡下進行檢視,並從「意識型態」、「實務政治」與「典範參照」三種層次加以分析。
本期並刊出一般論著二篇:米建國教授(東吳大學哲學系)結合蒯因對於真理的去引號觀點,及其「語意升揚」之想法,發表〈語意轉換的真理論〉一文;陸品妃教授(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之〈性別正義最低限度的責任〉以羅爾斯理論為背景,並以漢普頓理論為前提,論證性別正義之實現。
本期收錄專題書評有二:唐端正著《解讀儒家現代價值》,由陳閔翔教授(國立臺中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評論;Doh Chull Shin, Confucianism And Democratization in East Asia,由林政谷先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生)評論。
本期之出刊,有賴於專題主編陳文政教授之籌劃、諸位審查委員之嚴格與費心、每一位作者之投稿,以及編輯部同仁之辛勞,在此謹致謝忱!更感激讀者諸君對本刊之支持,衷心祈祝展卷豐收愉快!
‘編後語’ 分類彙整
於 2013 - 九月 - 30
文章類別: 編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