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與文化月刊

‘編後語’ 分類彙整

由 phyTest001 發布 於 2014 - 十月 - 31

編後語
陳文祥
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對神聖的渴求源自於人性。人性誠然具有普遍性,但人類同時是傳統與歷史中的存有,人的普遍性讓我們有了共通的宗教基礎,但傳統與歷史則讓我們對宗教有了不同的圖像(或想像)。果如是,我們如何祈求對神的描繪能達到一致性與絕對性?然而,如果我們不能否認這一點,則普世性的神聖架構又將如何建立,而那一些持不同圖像的神祇,就有著相同高度的立論而更不能輕易地被打成異端。或許這正是一神論視宗教作為人類終極真理的普世表現與傳統信仰多元與包融性之間的張力,這也正是本期月刊的專題主題。
在由輔仁大學宗教系蔡怡佳與鮑霖兩位教授共同主編的《神聖的描繪∕再現——對宗教弔詭性的探討》的專刊中,五篇優秀論文分別深入探討了對宗教上神的形象及其表現的見解,以下是其簡介:第一篇論文為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副教授蔡怡佳所著之〈天心與人心在祈禱中的會遇:宗教心理學的觀點〉,文中充分討論人與神聖之間如何藉由祈禱這一內在投身,建立與神溝通與往來的可能性,從而真切地與實在相遇。第二篇論文為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組織管理學系副教授王鏡玲所著之〈神聖的顯現——母神、家族象徵、靈界〉,作者以其切身經驗,藉由田野經歷對「通靈」這個學術界仍屬陌生的領域加以研究,實證地把握傳統的神秘性格,忠實地將超脫苦難的渴望藉由儀式突顯出來。第三篇論文為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助理教授Batairwa K. Paulin(鮑霖)所著之“Aniconism and Sacramentality: Rethinking the Riddles of Representing the Sacred”(神像的禁止與聖事:重新思考再現神聖之謎),作者論述亞伯拉罕傳統的宗教特性為「去偶像」化宗教,作者認為這樣的神學架構可以和聖禮儀式相輔相成而突顯其意義。第四篇論文為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民族音樂學講師Enrico Rossetto(林敬和)所著之“Sound as Revelation and Answer”(聲音作為一種啟示和答案),作者以「聲音」作為研究對象,認為聲音可以作為人類理解自我的一種獨特方式,在不同的文化中發揮詮釋現實與心靈的作用,而人性的答案適足以在這樣獨特的媒介找到。第五篇論文為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張毅民著之〈依納爵主教的音樂語彙與對神聖的描繪與再現〉,作者討論依納爵主教的音樂在其對神聖描繪中扮演的角色,並且對大音希聲的神聖境界多所著墨。
除了專題論著,本期還收錄了相關書評二篇,分別為輔仁聖伯敏神學院講師Fabrizio Tosolini(杜敬一)所推介,由Neal H. Walls所編著之Cult Image and Divine Representation in the Ancient Near East一書,以及臺灣藝術大學電影學系講師尚宏玲所推介,由Craig Detweiler所著之Into the Dark: Seeing the Sacred in the Top Films of the 21st Century一書。二位導讀者十分仔細地閱讀與介紹,讓人想立刻將書買來一讀為快。最後還有二篇一般論著,分別是馬來亞大學Abdullatif Ahmadi Ramchahi與M.Y. Zulkifli bin Haji Mohd Yusoff兩位學者合著之“Ibn Khaldūn’s Method of Proving Scientific [...]

文章類別: 編後語
Loading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