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與文化月刊

‘編後語’ 分類彙整

由 phyTest001 發布 於 2014 - 十一月 - 30

編後語
邱建碩
輔仁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
在國外留學期間,我曾介紹給當地朋友與自身文化相關的事物,其中包括了中國的山水畫。我未曾懷疑這些我認為是美的畫作,他們會認為不美,就如同我看西方的畫作時,我也能夠欣賞它們的美一樣。或許有些畫家的畫風奇特,我並無法欣賞,但這只能說這些畫作的美被這樣的表達形式給掩蓋了,一旦我能夠接受這個表達形式或者看到這個表達形式背後的東西,就能夠欣賞到美了。在這樣的想法下,美是具有普遍性的,而所有能夠被稱之為美的東西都具有這樣的普遍性。但是,這個想法將美的表達形式與美分開了,美的表達形式與美之間的關係為何並未被深究。到底什麼樣的表達形式能夠表達美,什麼樣的表達形式會構成美的障礙。甚至我們還可以繼續追問,美的表達形式與美真有區別嗎?會不會正是這樣的形式它才是美的呢?這些問題對我而言雖然有趣,但我也認識到它們其實是空洞的,因為我們只是根據了某種思辨的結構提出了這樣的問題,但卻沒有任何的實質內容。在我看來,若長久停留在這樣的討論之中,關於這些問題的對象(例如美或藝術等)原本具有的生命力,終會因為問題的空洞性而被消耗殆盡。
本期專題「普世性、藝術家與美學」所邀請的學者專家們對於這些問題的討論就給予了許多實際的內容。例如,在幽蘭教授的文章中,雖然提到了藝術作品的普世性「意味作品特質不以特殊文化而論」,這將「普世性」問題帶到了與文化相關的問題上。若「普世性」是去除特殊性而求共同性,那在藝術作品就是面對文化的特殊性問題。但面對文化特殊性並不是一種以單一代替多元的而形成共同的排除特殊性過程,現實上反而是一種先接受特殊文化,並在這種多元並立的場域中,藝術家排除了以文化認同做為其藝術作品的特徵的意義下,普世性得以成立。但既然涉及到了面對多元文化的特殊性,並在這樣的場域中得到普世性的結果的問題,特殊文化之間的關係就成了一個重要的問題。胡塞爾的思想也提供理解普遍性多重理解的可能,一方面普遍性(在普遍未被主題化之視域中的生活)是先天的,另一方面文化普遍性並不是既定的現成之物,而是被追求的理想。朱利安關於「間」、「間距」、「共同」、「位移」等概念就成為一種使得特殊文化得以透過「對話」而達成某種「融合的普世性」的可能建議。除此之外,藝術的不同表達形式「攝影」、「宣傳紀錄片」、「文學」、「詩」、「抽象藝術」等都成為討論的主題。
除了八篇專題論文與兩篇專題書評外,本期尚收錄了二篇一般著作與一篇一般書評。一般著作如下:雷文學(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再識王維國:新詩形而上寫作的旗幟〉;劉樂恒(中國武漢大學哲學學院講師),〈「復性」與「創性」:馬一浮與熊十力關於《周易》思想的辯論及其意義〉。一般書評如下:廖曉煒(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系講師),〈書評:陳來,《仁學本體論》——仁學本體論何以可能?〉
編輯部感謝本期專題主編劉千美教授與幽蘭教授的辛勞,以及所有專家學者提供的寶貴文章與卓見。編輯部的所有成員當會更加努力並時時進行檢討,期使每一個專題都能夠有最好的呈現。

文章類別: 編後語
Loading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