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後語
黃信二
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阿蘭.加西亞.佩雷斯(Alan Gabriel Ludwig García Pérez)曾在1985與2006年分別擔任兩屆秘魯總統,其大作《儒學與全球化》已於去年(2014)出版中譯本,這位西方作者從中國現象的觀察出發分析儒學的基本型態和和傳承千年的歷史成因,並指出此一民族的基本性格與其思想特徵;本書的出版標舉了「儒學與全球化」兩者關連性的議題受到世人重視──且是從外部、從拼音民族的角度進行觀察此一議題(請參考本書第四章的介紹);而本月的專題,則是從內部、從華人世界的觀點,觀察儒學現代化的歷程與全球化議題如何接軌。此方向又包含了系統內部的自我批判、研究方法論的更新,以及系統外部──儒家哲學與其他學問系統間如何兼容並蓄,屬跨領域間對話的問題。本專題在屬性上即屬後者,屬於人文學與社會科學之整合性研究,其目標在探討全球化風潮下儒學發展的新方向,以及儒學價值觀的國際影響與在政策意涵方面的可能貢獻。本期內容由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陳文政教授擔任專題主編,邀請關注儒學議題,同時又具跨域整合能力的學者主筆各篇文章,分享其對當代儒學復興現象之觀察與評論,以下簡略說明各篇主旨:
第一篇苑舉正教授的〈「『親民』『新民』之議」與儒學方法論的審思〉,則從科學方法論的視野反省中國哲學,提出其發展方向與創新原則,並透過宋明儒學中朱子與陽明的不同觀點申論其主張。第二篇王國臣、曹臻、吳重禮研究員的〈儒家思想的正統觀與兩岸交流前景:「中國印象調查」的實證初探〉一文,以社會科學的實證研究方法,分析臺灣民眾對中國大陸印象的決定性因素,指出臺灣民眾對中華文化與民族的認同感愈高,則其對中國大陸的印象愈佳,同時,族群認同、統獨立場、政黨認同,以及年齡也是影響其對中國大陸印象的重要因素;相對而言,省籍認同與教育程度,則非影響臺灣民眾對中國大陸印象的主因。第三篇單文婷、莊旻達教授的〈全球化脈絡下中國大陸儒學傳播策略之分析:以「孔子學院」發展為觀察〉,以孔子學院運作現況做為觀察對象,從多樣化與自主性原則論述中國儒學參與全球跨文化傳播之可能契機。第四篇張崑將教授〈儒學復興中知識份子對「東亞儒學」的思考之探討〉,針對臺灣近年曾出現的去中國化現象,分析「東亞儒學」一詞所涉及到「中心」與「邊緣」的政治認同或文化認同之緊張性;進而在此脈絡下釐清學界對「東亞儒學」概念的不同用法,歸納出「順中心」、「溯中心」及「去中心」三種立場,以及臺灣在這波儒學復興潮流中提倡東亞儒學的學術價值。第五篇潘小慧教授〈儒學倫理學的開展與挑戰——從儒家如何談論個人與社會說起〉,重新檢視了儒家的個人與社會觀,強調儒家倫理並非一般研究所泛稱的僅屬角色倫理或關係倫理;本文以嫂溺和乍見孺子將入於井案例指出儒學重視人的主體性的方向,為儒學現代詮釋中有關個體與群體範疇的詮釋方向提出重要之詮釋原則。第六篇徐筱琦教授的〈儒學思維與永續發展理念:國內環境教育政策內涵之審視〉一文,則從儒學的角度出發重新檢視永續發展概念的內涵,並以環境教育政策為主要觀察重點,對國內現有的政策進行檢討。第六篇陳文政、許禎元教授的〈儒家價值論述及其當代意涵:市場經濟全球化脈絡下的分析〉一文,首先指出「市場經濟」與「儒學」之相互關聯性,進而透過「自我實現」、「公共責任」、「道德關懷」等主題探究市場經濟已然盛行的風潮下,儒家價值論述的當代意涵。在書評方面,專題所選錄之書評計兩篇:第一篇為陳宜亨的文章,針對劉述先、葉仁昌、何信全三位學者有關全球化脈絡下儒學復興相關的期刊論文進行評述;第二篇黃馨慧的論文,則對Yun Wu and Daniel A. Bell兩位學者有關批判儒學的觀點進行了討論。以上兩篇論文內容,針對五位當代研究儒學現代性之學界文章進行了深度的評述,使本專題的文章觸角遍及對海內外相關論文評論,更增強了本專題的深入與完備性。在一般論著方面,本期刊登陳叢蘭、肖群忠的〈居住倫理研究引論〉,本文探討了居住行為的倫理內涵,探索合理的居住價值觀與居住行為之準則。
本期的出刊,須感謝專題主編陳文政教授周全編輯計畫與邀審作業,以及於處暑之際編輯部同仁辛勤編排與校對工作,在此,謹向他們致上萬分之敬意與謝意;同時,也希望此專題文章能引發更多對儒學復興與全球化議題的探討。值此各大學開學之際,敬祝讀者展卷愉快,新學期新希望、有新的收獲。
‘編後語’ 分類彙整
於 2015 - 十月 - 14
文章類別: 編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