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與文化月刊

534期 編後語

Posted by phyTest001 On 十一月 - 14 - 2018

編後語
邱建碩
輔仁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本期專題《草稿、圖式與美學專題》共有六篇專題論文、兩篇專題書評及四篇一般論著。其中,專題論文已於2017年在輔仁大學舉辦的「圖式哲學與草稿藝術學術研討會」中發表,經作者修改並審查通過後刊登。這個專題以草稿和圖式相關的美學問題為核心,跨越了音樂、文學、哲學與人類學等研究領域才得以完成。這種結合一方面令讀者容易找到切入點,另一方面開展了一個跨界對話的平台,這也增添了閱讀此專題的樂趣與挑戰。也令編者嘗試從對「草稿」的思考開始,為能盡情的享受這本專題進行準備。
草稿(sketch)是作者對於其欲完成之作品的構思的初步具體化,透過此具體化結果,作者可以對尚待完成的作品,有更清晰的把握。這種把握可以表現在幾個方面:首先,由於草稿是作者達到作品完成之過程,因此可以藉由草稿確認其構思是否有達到作品的可行性。其次,既然草稿是構思的具體化,作者就可通過草稿檢視自己的構思,換句話說,草稿成為作者得以反思自身思想的材料。其三,在增加達到作品的可行性或者是在符合新構思的要求下,草稿經常面臨修改的問題,草稿的修改可以視為是作者的構思及其構思所投射出去的作品之間的一種擺盪,當擺盪持續發生時,草稿也跟著被修改。而草稿的確立,也表示了擺盪的結束,即使作品仍在未完成的狀態中。此外,草稿是為了作品而生,它可以被視為是作品的前身,相對於完成的作品,草稿總是在未完成狀態之中,草稿一方面表達作者的構思,但是這種表達卻不等於是構思的實現,構思的實現是作品,即使作品並不一定符合作者的構思。換句話說,作品雖然不必然是作者構思的實現,但它才具有資格成為作者構思之實現,而草稿卻不具有這樣的可能性。
由於草稿與作品之間的距離,因此當草稿被留傳下來時,對於既作為讀者、又作為作者的後繼者而言,若一方面想要掌握草稿所欲傳達的,另一方面又企圖將自身投入其中,以期完成自己的作品。這意謂著後繼者將以草稿為基礎,來把握尚未實現的原作者的構思,或許再加諸以想像力與創造力等的作用,一方面形成新的構思,並以此新構思投射出新作品的樣貌,草稿成了其構思及作品間的最佳中介。但草稿為何能夠扮演這樣的角色呢?是因為它具有對構思的表達性、使作品在未完成之際擁有可評價性、有助於作者自身的反思性?還是因為其自身的可修正性、未完成性、承接想像力與創造力的可能性?
期待這些問題能與專題文章產生呼應,有助於我跨入本專題企圖帶大家進入的領域,也能夠讓這些想法得到更多的開展。最後感謝本專題主編幽蘭教授及劉千美教授,及本期所有論文及書評作者:Denis Vidal教授、幽蘭教授、汪文聖教授、鄭芳婷教授、楊雅蕙教授、楊建章教授、劉千美教授、黃秋韻教授、潘斌教授、朱一文教授和周曉露教授。此外,還要感謝杜迺翔博士編的學界訊息,以及所有編輯同仁的辛勞。

545151515
Categories: 編後語

Comments are closed.

Loading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