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與文化月刊

379期 編後語

Posted by admin On 十月 - 21 - 2010

主編 尤煌傑 

美學是一門既古老又年輕的學問,它的古老在於自有哲學思想出現時,就有關於美之哲學性思維的出現。所以從廣義角度而言,美學的研究歷史可以和哲學的研究歷史相比擬。但是就狹義的美學發展而言,德國哲學家包姆加登(Alexander Gottlieb Baumgarten, 1714-62)在他的一部名為《關於詩的一些哲學沉思》(Meditationes philosophicae de nonnullis ad poema pertinentibus, 1735 ) 中,首先倡議使用aesthetica(源自希臘文之「感覺」之意)來標示專屬於感性活動的哲學研究。他並於一七五○年出版名為《美學》(Aesthetica acroamatica. 2vols., 1750-8)的著作。所以自一七五○年後,美學才開始在哲學史上正式佔有一席之地。

我們可以說中國不曾有過類似希臘「哲學」的學術形式,但是在中國的傳統學術思想內涵中仍然可以整理出合於西方哲學精神的中國哲學思想。同理,在中國的美學研究的傳統中也不曾經出現過一門叫作「美學」的學術。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從中國文化的傳統中整理出一套合於西方美學意義的中國美學思想。所以就廣義的學術意涵而言,哲學或美學不應該再有地域性的區分,它應該也有超越種族、文化差異而同屬於一切人類普遍共有的真理。美學研究始終是一個受到注意的研究方向,但是近年來的發展,無論中外美學研究對於哲學研究的整體貢獻有愈來愈重視的傾向,這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在此諸多觀察之下,美學與哲學的微妙關係日益值得重視,這也是本期推出此一專題的目的之一。

本期專題「藝術與哲學專題」就是基於以上的觀念,兼容並蓄中西哲學與美學的論著,由劉千美教授(現任教於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東亞系)與本人共同擔任專題主編。本期共邀集專題論著六篇:劉昌元(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教授):〈由壓制到審美轉向:關於藝術與哲學關係的一個考察〉;Jean-Marie Schaeffer著(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藝術與語言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劉千美譯(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東亞系教授):〈思考藝術與體驗作品〉;Yolaine Escande(幽蘭)(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藝術與語言研究所教授):〈中國書法藝術品評的美學思想:論張懷瓘的《書斷》〉;尤昭良(台北護理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專案計劃助理教授):〈現代繪畫詮釋與柏格森哲學研究:以馬諦斯等人為例〉;龔卓軍(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助理教授):〈從虛擬姿態到虛擬的力:舞蹈現象學研究〉;林志明(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藝術教育研究所副教授):〈新媒體藝術之「新」的藝術向度〉。

與本專題相關之專題書評三篇:蔡幸芝(政治大學哲研所博士候選人):〈書評:康德:《關於優美感與崇高感的觀察》〉;何佳瑞(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書評:杜夫海納:《審美經驗現象學》〉;何佳瑞:〈書評:尤煌傑:《美學基本原理--士林哲學的美學理論建構》〉。此外,本期專題報導也說明了近年來我國研究生在有關美學、藝術理論方面的碩博士論文也累積了頗多的數量,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趨勢。

以上簡介本期各專題論著,希望能為讀者諸君帶來理性智慧的充實,與美感愉悅的雙重享受。

一月號專題預告

《人文主義精神專題》

人文主義一詞,指肯定人性價值為取向的一切學說。在西方人文主義的興起是在十世紀左右,以義大利為中心,並且到十五世紀後才有完整的發展,在爾後四、五百年的發展中,人文主義精神深入人生的各個層面,如文學、藝術和哲學思想,並重新反省、思考,希望能夠從中世紀的生活形態與士林哲學的影響下解脫出來。因此人文主義展現出一種批判、宏觀視野以及發揚以人為宇宙中心的精神。

在中國文化發展的過程中,雖無人文主義一詞,但可從中國文化重視人生命價值的體現,肯定人道德主體的價值與自覺等方面認知到中國文化具有重視現實生命的特徵和人文精神的傳統,並此特徵與傳統多方面表現在學術、政治、藝術等各方面。

下期《哲學與文化》以「人文主義精神」專題,邀請了多位學者就形上學、中國哲學、士林哲學、宗教哲學、倫理學、美學等各面向來探討人文精神之發揚,敬請各位讀者期待。

 

545151515
Categories: 編後語

Comments are closed.

Loading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