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後語
邱建碩
輔仁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推理是人類思維的一種方式,並且推理是獲得知識的一種途徑。一旦推理活動與建立正確知識聯繫在一起,那麼對於推理活動的考察就不僅僅是揭露其做為一種思維方式的究竟面貌為何而已,還要關注它如何可能成為獲得知識的一種可靠方式。例如有一論證,其前提為「如果天下雨,則地溼。」及「天下雨」,其結論為「地溼」。那麼按照MP規則「」,這是一個正確的論證。但是當我們接受了前面兩個前提,但在現實世界的認識中卻出現了「地沒溼」的情形,那麼我們就會去考察前提,因為MP是可靠的思維規則,按照可靠的思維規則來思考,那唯有在前提有假的情形下,結論才會是假。只是,當考察前提是否有假時,這就涉及如何決定一個語句真假的問題。當決定一個語句的真假的基礎在於它是否表達正確的知識時,那麼一個語句究竟是否在表達知識,它又如何表達知識就成了一個有待考察的問題。延續上述的例子,因為出現了天下雨但地沒溼的情形,因此「如果天下雨,則地溼。」就有了一個反例,那麼它就不是一個永遠為真的語句。但一旦將前提改為「如果天下雨,則在大部份的時候,地溼。」,甚至「如果天下雨,則地可能溼」,即使出現天下雨但地沒溼的情形,以「如果天下雨,則地可能溼」和「天下雨」為前提,以「地沒溼」為結論的論證,就不會對於認知這個世界產生困擾。從「如果天下雨,則地溼」到「如果天下雨,則地可能溼。」的改變,後者似乎比前者更接近於正確的知識,因為它更能包含了現實世界的各種情形。只是,依照現實世界的情形來接受「如果天下雨,則地可能溼。」這個語句為真,那麼也同樣地接受了「如果天下雨,則地可能沒溼。」這個語句。一旦接受了這兩個語句,那麼以「如果天下雨,則地可能溼。」(或「如果天下雨,則地可能沒溼。」)及「天下雨」為前提,以「地沒溼」為結論的論證,似乎就不違反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了。只是,這個論證雖像是符合我們對推理活動在知識面向上的期待,但是這個推理活動是否是可靠的呢?如果是,它之所以可靠的依據何在呢?是存在著一條像MP這樣的規則嗎?還是基於其他的理由呢?本期主編山東大學蘇慶輝教授以《推理及其評價判準研究》為題,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多元且深入的考察,藉由五篇專題論文及一篇專題書評,引領著我們進入邏輯系統背後的哲學世界。
在一般論著部分,共收錄了四篇一般論文及一篇書評。楊婉儀教授的〈對於旅行意涵的探索:屬己的旅行以及與他者相遇的旅行〉,對柯恩在〈旅行經驗的現象學〉的觀點進行了考察及延伸的思考。黃信二教授在〈從「良知坎陷之後」析論存在系統進入表達系統的困境〉一文,反省了道德語言是否可以藉由網路來進行表達,這反映了他對人工智慧時代人與人關係的連繫方式究竟會遭受什麼樣的衝擊的關注。 劉騰飛博士生和謝路軍教授合著的〈林希逸「無極」、「太極」辨新解〉一文,針對林希逸的莊學思想進行解析,認為林希逸無極太極之解實更近於朱熹之見,具有以儒解莊面向中理學特色。在〈大始之知:朱利安論「乾知」〉文中,李騰飛教授比較了朱利安與牟宗三關於「乾知」的見解,並從可相互補充的觀點來看待他們的主張。陳峴教授評論了黎漢基的《《穀梁》政治倫理探微——以「賢」的判斷為討論中心》一書,除對此書有其深刻的剖析與評價,並將此書之價值放在古今、中西的雙重維度中,顯示其對於突破「立場優位」格局的意義。
本期收錄的青年哲學,乃廣州中山大學哲學系孫忠厚博士生的〈論梁漱溟的「周孔教化」說及其意義〉,其考察揭示了梁漱溟的「周孔教化」說之於儒家宗教性問題展開,具有的啟示意義。〈學界訊息〉由張順助理研究員與張建軍教授提供,題名為:〈關於邏輯後承的模型論定義之論爭辨析〉。這篇訊息中嘗試給出邏輯後承的模型論定義一個完整的發展面貌,基於本刊規定將篇幅縮減為現在的長度,感謝兩位作者的體諒。最後,在此感謝為本期付出的學者與編輯人員,特別感謝蘇慶輝教授的構思與一切對編輯工作的協助。
‘編後語’ 分類彙整
於 2022 - 五月 - 6
文章類別: 編後語